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朱晓丽 文/图
近日,在第二届粤港澳(第十六届广东省)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决赛中,沙井粤剧娃大放异彩。此次竞演为期3天,设3个组别、9场比赛,500多名戏曲娃带来141个精彩节目。由沙井街道大力支持,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精心指导,沙井少儿粤剧艺术中心及辖区学校悉心培育的沙井粤剧娃凭借出色表现,将省级三项“金奖”、三项“银奖”收入囊中,实现个人奖项与集体奖项双丰收,成为赛场上的亮眼焦点,展现出“广东省戏剧之乡”的深厚底蕴与传承活力。
在这场汇聚广东17地市及港澳地区选手的戏剧盛事中,沙井粤剧娃凭借扎实功底与灵动演绎斩获佳绩。蚝业小学与沙井街道少儿粤剧艺术中心联合演绎的《哪吒闹海》《白蛇传之盗草》,分别摘得集体节目金花十佳与银花;蚝业小学崔博实的《七姑奶仗义扶危》、和一学校孙轶辰的《白水滩》双双荣获个人节目金花。尤为惊艳的是,今年刚开展“粤剧进校园”项目的和一学校,其学生孙轶辰首次参赛便挑战高难度武戏《白水滩》,以精湛技艺征服评委。此外,荣根学校孙沐言、壆岗小学梁展航也凭借《辛安驿》《钟馗上路》斩获个人节目银花,全面展现沙井少儿粤剧的多元实力。
沙井粤剧娃的亮眼成绩,绝非偶然,而是沙井街道多年来深耕粤剧传承的必然结果。在沙井,粤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六百载光阴流转,迎神赛会时戏台高筑,祭祀欢庆中曲声悠扬,粤剧早已深深扎根民间,成为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沙井十年坚守举办粤剧(戏剧)节,为粤剧文化注入时代活力。
在人才培养上,沙井构建起“少儿粤剧艺术中心+学校”的培育体系。蚝业小学作为典型代表,已成为粤剧人才的摇篮,陈政宏、吴峻帆等多名学生陆续考入广东艺术职业学院,李翠丽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深造。如今,“粤剧进校园”项目在沙井全面铺开,从专业院校教师驻校授课到组建少儿粤剧社团,从传统剧目排演到创新剧目孵化,系统化的教育模式让青少年群体从“文化旁观者”化身为“文化的参与者”与“情感共同体”,艺术已成为青少年表达自我,展现风采的文化力量。
多年来,沙井少儿粤剧收获颇丰,已斩获44个广东省“小梅花”奖、34个全国“小梅花”奖,为粤剧传承注入蓬勃新生力量。沙井的粤剧粤曲,吸纳岭南艺术精华,融合本土歌谣唱腔,将广府文化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沙井街道将持续加大对粤剧艺术的保护、传承和推广力度,不断为粤剧传承发展输送专业人才,让“广东省戏剧之乡”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哪吒闹海》
集体节目:《哪吒闹海》获集体节目“金花十佳”
指导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少儿粤剧艺术中心、深圳市宝安区蚝业小学
表演人员:林致炜 赖子豪 黄嘉豪 崔博实 陈永柠 朱晨橙 张锦逸 江 政 程柏林 张大巍
指导老师:陈沛嘉、刘欣琪
《白水滩》
个人节目:《白水滩》获个人节目“金花”
指导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少儿粤剧艺术中心、深圳市宝安区和一学校
表演人员:孙轶辰
指导老师:陈沛嘉、张紫怡
《七姑奶仗义扶危》
个人节目:《七姑奶仗义扶危》获个人节目“金花”
指导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少儿粤剧艺术中心、深圳市宝安区蚝业小学
表演人员:崔博实
指导老师:陈沛嘉、刘欣琪
《白蛇传之盗草》
集体节目:《白蛇传之盗草》获集体节目“银花”
指导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少儿粤剧艺术中心、深圳市宝安区蚝业小学
表演人员:王一然、张伊琳、周开颜
指导老师:林英君、叶天兴、刘欣琪
地方戏《辛安驿》选段
个人节目:地方戏《辛安驿》选段获个人节目“银花”
指导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少儿粤剧艺术中心、深圳市宝安区荣根学校
表演人员:孙沐言
指导老师:崔宇婷、裴书群、刘志欣
《钟馗上路》
个人节目:《钟馗上路》获个人节目“银花”
指导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少儿粤剧艺术中心、深圳市宝安区壆岗小学
表演人员:梁展航
指导老师:叶天兴、邓 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