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熊丹丹 文/图
当全息屏幕上的光明科学城在四季流转间舒展画卷,当AI数字人以灵动姿态讲述城市故事,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的聚光灯下,光明区以“科学如此好玩 一起奔向光明”的策展宣言,呈现了一场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的视觉盛宴。这座冉冉升起的科学之城,以文化为笔、以科技为墨,在国家级文化盛会的背景上挥洒出“硬科技赋能产业 软文化滋养城市”的美丽画卷。据统计,本次文博会期间,光明展区、分会场及配套活动现场接待总人数约10万人次,促成各类文化项目签约或达成意向20余项,交易额超2亿元。
美矽微全息隐形屏。
展馆篇:科技共文化一色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1号馆,光明展区以204平方米的创意空间构建起“都市橱窗·诗意新地标”“科创乐土·智造新势力”“文创聚落·生活新美学”“影视高地·光影新机遇”四大板块,犹如透视城区创新基因的棱镜。
展馆外侧,深圳市美矽微视觉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全息隐形屏惊艳亮相——这家扎根光明区公明街道上村社区冠城低碳产业园十余年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用十年磨一剑的技术积淀,让看似普通的玻璃在通电瞬间幻化为透明显示屏,将光明科学城的四季更迭演绎成悬浮空中的动态诗篇。在冠城低碳产业园这样的创新沃土上,美矽微并非独行者,而是光明科技企业集群式发展的缩影。
爱镭仕光影科技AI全息数字人。
移步核心展区,爱镭仕光影科技打造的AI全息数字人正与观众展开智能对话。作为同样深耕光明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智能交互技术,已斩获100余项专利授权,其数字人解说系统仅是创新矩阵中的一环。当数字人将光明区的区位优势娓娓道来时,展区内同步呈现的“拟人态”机器人、沉浸式电影展映系统等十余项科技成果,无不印证着这片土地创新能量的奔涌。这些在智能交互、数字孪生、新型显示等领域持续突破的企业,正以技术编织着光明区的创新图谱。
在光明,美矽微与爱镭仕恰似两滴水珠,折射出全区2000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汇聚的科技海洋。从新型显示到数字创意,从智能终端到文化装备,无数“硬科技”企业在这里构建起“文化+科技”的创新雨林。它们以技术突破重塑文化表达,以数字赋能激活产业动能,让“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蓝图在科技与文化的交响中渐次清晰——硬科技构筑的不只是产业筋骨,更是文化传播的新载体;软文化滋养的不仅是城市灵魂,更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
活动篇:艺术与生活共鸣
如果说展馆是静态的展示窗口,那么分会场活动则是动态的文化盛宴。
华强科技生态园“微光如炬 向光而行”影视活动现场。
在光明区华强科技生态园,“微光如炬 向光而行”主题影视活动将电影艺术与科技生态完美嫁接。经典影片展映与当代电影路演交织出时光经纬;参观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创作拍摄基地时,观众通过交互装置探秘影视制作奥秘;行业大咖论坛为电影人搭建起思想碰撞的舞台。这场持续三天的光影狂欢,既是对深圳影视产业未来的深情凝望,更是对“凡星计划”培育影视新星的坚定承诺。
当科技浪潮激荡会展中心,玉塘文体中心正涌动诗歌的浪潮。“汉诗点亮光明”第三届诗歌文化艺术节以十三行汉诗为媒,在书画展中铺陈文化长卷,在校园社区里播撒诗意种子。此次活动将持续至6月22日,特别策划《十三行汉诗与光明》文化对谈,让传统诗词与现代城市展开跨时空对话,文创产品、多媒体融合等内容和形式,让汉诗这一文艺形式焕发时代新韵。
第十一届公益烙画艺术创作活动吸引市民参观。
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光明烙画基地,烙画艺术的千年传承遇见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少数民族文化展演与都市商业活力碰撞出城乡协作的璀璨火花。第十一届公益烙画艺术创作活动暨田林山韵·光明潮集——非遗农产双城互动市集以“烙画传情·古韵新章”为主题,以非遗为媒、以农产品为桥,通过深圳光明与广西田林的双城互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与消费的新场景,让市民一站式畅游双城风情,满足市民多元的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
成果篇:融合与创新交响
文博会的精彩绽放,正是光明区“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厚积薄发的集中展现。
过去一年,光明区充分挖掘辖区文化、美食、生态等资源优势,抢抓重要节假日、深中通道通车、港车北上等契机,发挥文体活动“引流”作用,大力开展文旅综合营销,文旅市场“人财两旺”,文旅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2024年,光明区接待游客量突破835.7万人次,同比增长11%;“光明之夏”“美好生活节”等500余场文旅活动奏响消费升级进行曲;5500万元促消费补贴撬动35亿元消费规模;蓝鲸世界、大仟里等商业综合体以37.3亿元营业额谱写产城融合新篇。更令人振奋的是,原创舞剧《敦煌归来》入选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目录,并开启全国巡演;6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全获评省特级文化站;542场精品文化活动与8852场惠民演出织就普惠文化网络。
在影视产业赛道,光明区已形成集群式发展态势。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创作拍摄基地、深港国际影视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构筑产业高地,华梦影视等企业携手B站十余位超百万粉丝博主形成创作矩阵,多部影视作品取景更让光明城区化身天然影棚。
从文博会展馆的科技炫彩到分会场的文化雅集,从文旅消费的蓬勃发展到影视产业的集群崛起,光明区以“文化强区”战略为弦,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当科学城的创新基因与文化城的诗意气质深度交融,这座年轻城区正以“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抱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版图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特色故事。文博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向着“创新动能澎湃、经济活力竞涌、天下英才汇聚、营商环境一流、自然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科学新城”的美好图景,光明区正以文化为帆,驶向更加辽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