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陈瑶 黄振生
青山叠翠,溪水潺潺,鱼跃蛙鸣,茶园飘香……走进英德黎溪镇铁溪村,一幅农文旅康养融合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作为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第二批典型培育示范村,铁溪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探索出一条以“农业筑基、文化铸魂、旅游引流、康养增值”为特色的发展之路。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后花园
铁溪村的美丽蜕变,始于英德市“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2023年以来,村党总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深挖资源优势,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土地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带动村民参与产业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村干部每月开展“英州夜谈”深入民心,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并通过建设“康养产业孵化园”,引入智慧农业、健康管理、文化创意等业态,联动周边村庄规划“百里山水画廊康养带”和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和“后花园”。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1.5小时生活圈’的生态后花园!” 驻村领导和村支书在谈及铁溪村未来时显然充满信心。
据介绍,铁溪村的产业发展由简单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到 “农业+文旅+康养”立体模式,逐步走向三产融合与品牌建设。
依托当地优质的山水资源,该村大力发展山泉水鱼养殖、石蛙养殖、木瓜、西瓜、火龙果、百香果、草莓、千禧番茄等瓜果蔬菜种植的“奇趣农场”、红茶种植,打造“大围名寨”品牌、“生盈旅观”茶园度假地。本村归乡企业家开发的“亚婆田·白水寨”旅游景区及度假酒店,景区内山高林密、瀑布成群,独有高66米、宽23米的天然大瀑布、富含负离子,去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和广东省职工疗休养基地。此外,村里还发展起“聚星公寓”“铁溪古镇”“我家小院”“老班长之家”“水寨民宿”等大大小小十几家民宿、一批农家乐、多处采摘体验等农文旅康养的新业态,铁溪村各经营主体交相辉映、联动合作,并以黎溪水寨为支点,联动吴光亮故居等景点,形成“一核多点”全域旅游小镇战略格局,不断创新策划各种研学路线,为乡村特色运营探索多种路径,提升乡村经济价值,促进乡村增收致富。
“这里空气好、节奏慢,每天喝茶、摘果、爬山、泡汤泉,身心都放松了!”正在度假创作的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油画学会主席邵增虎老师十分赞赏。
据了解,该村自创建典型村以来通过宣传推介,不断引流,新增游客近3万人次,带动消费超过百万元,综合收入突破700万元。
绿美主题突出,稻田欢声笑语
为有效保护古树名木、珍贵植物、森林资源、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等土地、生态、文化资源建设了“大围古树公园”,公园在清远市文联的乡村振兴驻镇帮扶下,文艺力量扎根乡土,打造了一片“文艺林”绿美主题林,种上了异木棉树、紫花风铃、大红茶花等花树,成为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朱大叔感叹:“这片以前山坡杂草丛生、杂物堆满路边,没什么休闲娱乐的地方,现在建成古树公园多好啊,整个村子像花园一样!” 在铁溪村的长田村,更是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村民自发筹集资金,齐心协力铺路造桥、绿化美化、完善照明设施,建设“长田公园”成为又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村民农忙后坐在长田公园凉亭望着一片片稻田欢声笑语,微风徐来时真是好舒爽!这里算得上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典型。
铁溪村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挖掘和利用客家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祠堂文化等乡村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和文化产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IP、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该村创建的“北江山水画廊旅游目的地、茶旅融合研学基地、铁溪古村文化学习地、全省职工疗休养基地”,让铁溪村成为清远乡村振兴的一张“名片”。
铁溪村有200余年客家围屋古建筑群、客家宗祠,村里以“微改造、精提升”为理念,修缮古宅12栋,打造客家民俗博物馆、非遗工坊、乡村书屋、音乐疗愈等文化空间。游客可体验竹编、擂茶、古法榨油等传统技艺,文化活化不仅留住乡愁,更催生新业态。
作为地处中国红茶之乡英德的南大门,铁溪村将生态茶园升级为“可看、可玩、可体验”的农旅融合示范区,游客可参与采茶、制茶、茶艺研学,还能在茶山步道骑行、露营观星。村里还推出“四季田园”计划:春季采茶、夏季戏水、秋季摘果、冬季品笋,结合客家农耕文化,开发稻田艺术节、竹林音乐节等特色活动。
“游客来了不仅能玩,还能带走茶叶、咸鸡、鱼干、冬瓜干、竹笋、蜂蜜等土特产,产业链越拉越长。” 去年以来,清远市文联号召全市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工作中,着力开展文艺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通过“红色轻骑兵志愿服务百千万”“影视百千万”“影像百千万”“音乐文化节”“乡村油画创作”“刺绣体验课堂”“村BA篮球赛”“文艺足球友谊赛”等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行动,组织了百幅书写清远的书法作品、山水画作品赠送给村。村里还设立“参与积分奖”,引导村民参与志愿服务,评选“最美庭院”“好家风家庭”,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从偏远山村到康养胜地,铁溪村以“农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实现了美丽蝶变,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答卷,步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齐收”的良性循环。
图片来源: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