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萍 通讯员 江李婷(图片均为资料图)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今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毗邻文博会主会场的福海河水清岸绿、花草丰茂,绘就了一道欣欣向荣的文旅风景线,静待八方客来。近年来,宝安区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引擎,以碧道网络构建为纽带,以民生福祉提升为根本,推动水生态从“局部改善”迈向“全域焕新”。一幅“河畅水净、人水相亲”的现代都市生态画卷,勾勒出宝安高质量发展的向新面孔。
福海河。
“黑臭水体”美丽蝶变 幸福河湖触手可及
茅洲河上赛龙舟。
门前那条河,又响起龙舟鼓声。这个周末,一年一度的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即将开赛,此起彼伏的锣鼓声和呐喊声重新唤起宝安人儿时的记忆。从“全省污染最严重河流”转变为“深圳水环境显著改善的典型代表”,茅洲河流域治理是宝安区水污染治理的宝贵印记和生动缩影。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人口大区,宝安区曾面临河道黑臭、管网老化、水体污染等突出问题。2016年,宝安区以“不获胜利不收兵”的决心,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治水攻坚战,涉及河道综合整治、底泥清淤、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排水小区正本清源改造、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补水泵站建设、老旧管网改造及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经四年努力创新,宝安区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实现从问题突出到全面改善的转变。
“十四五”以来,宝安区秉持系统治理、精准施策的理念,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稳步推进水污染治理各项工作,持续巩固并提升水质。在水污染治理进程中,宝安区全面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多管齐下、精准发力,持续推进13大类重点任务。包括深入整治水环境风险隐患点,逐一销号问题排口,全力攻坚重点小流域治理;针对溢流排口、混接排口分别开展专项整治与限流整治;对泵站进行专项提升,强化截流系统治理效能;优化调蓄设施调度运行,提高水资源调配的科学性;对重点攻坚厂实施升级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大暗涵暗渠、总口的治理力度,改善水系流通条件;推进存量管网修复改造,保障污水收集系统稳定运行;积极开展零直排区创建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污水排放,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筑牢根基。
儿童在西乡河上游玩耍。
如今的宝安,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重现河面;西乡河畔,簕杜鹃与绿树相映成趣,成为市民休闲漫步的生态长廊;定岗湖湿地公园内,水鸟翩跹、生态岛随处可见,成为城市“生态绿肺”。数据显示,宝安区66条河流中,43条达地表水Ⅲ类以上,优良河长率从2021年的26.3%提升至2024年的61.7%,河流污染指数从2021年的6.8降至2024年的-32.6,水环境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激活城市水活力 碧道织就绿美宝安新画卷
一江碧水宽阔,芦苇随风摇曳。在宝安,碧波荡漾的河流与绿意盎然的生态廊道交织成网,一条条碧道串起民生幸福,一条条河流将生活、生产、生态紧紧相连,映照出山海连城绿美宝安的新图景。
在守护一波碧水的基础上,宝安区率先在全市开展《宝安区碧道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构建了“两带三廊五区”的碧道总体结构。近年来,宝安区以“主脉+支脉+毛细水脉”三级碧道规划框架接入深圳市“一脊一带二十廊”生态框架,编制《宝安区碧道专项规划》,统筹全区33条河流蓝脉,构建起连山通海的滨水公园带。
漫步福海河滨河步道,张弛有度的空间体验、立体交错的步道系统,水清岸绿、花草丰茂,一座集行洪、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城市会客厅”跃然眼前。在西部市级中心区,七彩碧道建设工程一期全面铺开,松岗河、沙井河、新桥河等6条碧道同步推进,为当地居住和就业人群打造具有高品质的亲水公共空间,让民众能够更亲近自然、享受惬意的水岸生活。
激活水活力,“道”处是风景。截至2024年底,全区累计建成碧道219公里,长度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串联起湿地、公园、观景台等生态节点,形成“一河一愿景、一河一特色”的缤纷碧道网。
一泓清水润民生 构建高质量水安全保障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宝安区高效能推进水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构建防洪减灾风险可控、水资源供给可靠、水环境绿色生态、管理智能高效的现代化高质量水安全保障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作为深圳西部重要饮用水源,位于宝安区境内的铁岗水库和石岩水库哺育着宝安和光明区近700万居民。针对水源保护区内建成区密布、入库河流面源污染较多、现状建成区及重要基础设施难以拆除等难题,宝安区创新开展的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让曾经是雨水淤泥之地的石岩河口、应人石河口、九围河口以及应人石南片区,变成四座生态库,不仅守护了700万群众的“一泓清水”,而且开启了广大市民的“湿”意生活。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宝安区全面推进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已累计完成了1-8期工程建设,共对550个居民小区供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改造后小区管网漏损率降至5%以内,惠及居民24.5万户,有力解决了居民小区“最后一公里”老旧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今年,该局将继续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九期工程,将对237个居民小区供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形象进度52%,计划2025年底完工,届时全区将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安全保障。
智慧赋能筑牢防汛“安全堤”。在防洪排涝领域,宝安区完成9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动态开展积水内涝点整治,建成全市首个数字孪生试点,强化洪涝风险图运用,构建起“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智慧化防汛体系。
一项项创新务实举措,正是宝安区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以水润城、以水兴城”理念的生动写照。
一湾碧水激活产业活水
水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湾碧水,润泽一片绿洲。近年来,宝安区深刻把握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基础上,进一步以水为媒、兴水之利,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复合型廊道,推动一湾“碧水”变成产业“活水”。
华丽蝶变后的茅洲河,释放出巨大经济效益,河畔两侧正在崛起一座创新产业走廊,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曾经的滩涂鱼塘,变身为一片生态绿洲和会展名片。福海河串联起全球最大会展中心,全球最大规模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海上田园。水上运动、游艇、水文旅文创等绿色产业将蓬勃发展,丰富多元的商圈文旅业态未来可期。
宝安区以碧道为载体,推动“生态+文旅”“生态+体育”融合发展,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龙舟赛、皮划艇赛等水上赛事,打造了“新安海河线”“缤纷西乡线”等6条水文旅路线,宣传短视频网络浏览量超700万次。
从治水攻坚到碧道织网,从民生保障到水经济赋能,宝安区水务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接下来,宝安将沿着“治水+兴城”“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路径持续迈进,进一步释放生态红利,让市民在碧水绿岸间畅享诗意生活,助力宝安高质量发展“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