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社会工作学堂解读民生微实事政策、分享志愿服务实战经验

宝安湾
05-20 07:09
摘要

全区200名基层治理骨干涨本领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国焕

近日,由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光明社会工作学堂”第30期活动在区委党校举办。本期活动采用“专业授课+实践分享”双轨模式,为全区200名基层治理骨干搭建能力提升平台,通过民生微实事政策解读与志愿服务实战经验的双向赋能,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新湖街道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卢玉诗以深圳科技馆(新馆)五一志愿服务保障为样本,分享15万人次大客流应对方案。在筹备阶段,通过建立“1+3+N”指挥体系,以区群团工作部为中枢,联动科技馆运营部、高校团委、街道专班,依托“校地共建+新媒体平台”招募馆内700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和馆外206名志愿者。在实施阶段,通过“通识培训+岗位实操”双轨培训破解服务难题,构建“馆内+馆外”双循环服务体系,实现岗位分配、服务计时、应急调度的高效管理,实现服务效能双提升。现场展示维护秩序的温暖坚守,生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大型公共场馆运维提供了可复制的“光明样板”。

深圳市社会工作领域明星讲师、资深民微督导专家林泉以《新政策下的民生微实事工作监管规范与创新案例》为题,系统构建民微工作知识体系。课程聚焦深度拆解“区-街道-社区”三级协同机制优化路径,围绕“精准性、协同性、可持续性”三大维度,通过政策解析明晰执行边界,运用立项负面清单规避常见误区,借助全流程监管体系明确工作任务,依托品牌建设实现项目增值,为基层工作者提供了可复制的“避坑指南”和“操作锦囊”。

本期学堂通过“政策理论-实操技能-创新思维”三维赋能,实现三大转化实效:在政策贯通方面,建立“政策解读-执行要点-案例对照”学习闭环;在业务精进方面,形成“痛点分析-工作方法输出-优秀案例提炼”提升工作路径;在创新突破方面,输送“品牌建设-资源整合-创新赋能”新思维。参训学员纷纷表示,这种“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的培训模式,有效破解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大大提升了推动政策执行效率,持续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创新动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