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博物馆爱好者,本届文博会就千万不能错过。在这里,你能看到用全新的数字方式展示的马王堆文物纹样,能买到火爆全网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凤冠冰箱贴,能吃到逼真美味的长信宫灯文创冰淇淋……不出深圳,感受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的深厚文化魅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区的各式文创冰箱贴。
▲首次参展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区吸引大量参观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卖爆了
在10号馆,首次参展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绝对是热门展区。中国国家博物馆展位以国博的建筑为设计元素,白色现代感几何造型包围着具有传统韵味的国博建筑,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协调,展现国博从古至今、从自然到科技的文化魅力。展区系统地展示了国博近年来在授权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以及基于馆藏新开发的近百件文创新品。
进入国博展区,一面琳琅满目的品牌墙映入眼帘,集中展示了“国博衍艺”开展IP授权合作的众多品牌,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被最多市民围观的就是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其中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件,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跨越亿元,创下国博近20年来文创产品的销售纪录。
5月24日中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国博也在文博会上销售金属款凤冠冰箱贴,每天限量3000件,每人限购2件。销售台前不一会儿就围了不少市民,一对情侣两人一起排队才能买上3件,他们不仅要自己留念,还要送给朋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午10点左右,展区就迎来了第一波购买高潮,很多市民纷纷来问仅用于展示的其他款式冰箱贴能不能也出售,大家对于国博文创的喜爱溢于言表。
▲深圳博物馆展区里的非遗体验区受到亲子游客的欢迎。
深圳博物馆:现场体验非遗工艺
与国博展区相邻的,是深圳博物馆展区,也是市民喜爱的打卡点。此次是深圳博物馆首次以独立特装展位的形式亮相文博会,以“历史·创新·共生”为核心理念,在120平方米的米白咖三色现代美学空间中,重点展示前海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等新建博物馆崭新形象,展出深圳博物馆联合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朱炳仁大师工作室、深圳老字号麦轩、吾往国风首饰等社会力量合作开发的微展览、文创、教育体验产品等,还安排了非遗展演、新品试吃、盖章打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走进该展区,就听到“叮叮叮”的敲击声,循声而去,是深圳博物馆与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合作的铜艺体验区里,一对母子在体验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工作人员张女士介绍,体验区的铜版画素材来源于深博馆藏清代金漆木雕元素中的吉祥纹样,涵盖“状元及第”“鸳鸯喜荷”“抬头见喜”“松鹤延年”“金玉满堂”五个主题。“我们想让大家了解一下这项技艺,也能去上手体验一下打铜是什么样的。”她称,这个过程需要先锻打出形状,然后进行打磨,接着抛光,最后他们会把市民的作品进行装裱,并附上一个打铜的证书。“这几天很受亲子游客的欢迎。”
湖南博物院:用数字方式打开文物
“爸爸,文物动了!”在11号馆的湖南展区,一对父女正在“数实融合”文物展柜前,一边鉴赏湖南博物院的人面纹方铜鼎复制品,一边在文物展柜上轻轻滑动,将人面纹方铜鼎旋转、翻转,更直观地查看文物的更多细节。文物仿佛“活”了起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
记者看到,湖南展区以湖湘文脉传承为核心,充分展示近年来湖南省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成果,这里不仅能看到湖南博物院馆藏文物人面纹方铜鼎、彩绘狸纹漆盘、岳州窑青瓷对书俑的复制品,还能进行互动体验,获取更多文物知识。同时,湖南博物院携“数字马王堆项目”亮相,打破了千年文物的时空壁垒,让文化遗产走入日常生活当中。
据了解,基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联合知了青年构建起系统性汉代纹样库,实现高精度纹样还原、文化寓意解读与二创功能应用,打造面向设计界的“汉代美学工具箱”。同时也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体验汉文化的大门,通过沉浸式交互大屏,观众可深度探索朱地彩绘棺,“君幸食”黑地朱色云纹漆圆盒纹样等十件瑰宝,实时参与纹样智能提取、动态填色及二次创作的全流程操作,实现与文化遗产的跨时空对话。
除了马王堆纹样数字基因库,本次文博会上还首次展出了依托马王堆出土13余万字帛书数据库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马王堆新汉隶字体”,精准复现篆隶过渡期“蚕头雁尾、方圆并济”的笔法特征,既保留了帛书汉隶的精髓与神韵,又兼顾现代字体的规范与使用。
▲河北博物院展区的文创冰淇淋颇受欢迎。
河北博物院:文创冰淇淋好看好吃
走进15号馆的河北展区序厅,数字国宝文物等首先映入眼帘。其中,长信宫灯、错金铜博山炉、中山王厝夔龙饰铜方壶等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通过裸眼3D装置被“搬”进展厅。18件河北国宝级文物的造型、纹饰、材质和工艺,均以可听、可看、可感的数字化展示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继续往里走,还有河北博物院精美的文创工艺品和好吃的文创美食。据河北博物院文创店的工作人员张雪宁介绍,此次文博会他们带来100多种文创产品,有文物复仿品、文具、玩具、冰箱贴等;同时也带来了博物院原创美食:错金铜博山炉形状的河博酥饼、长信宫灯造型的芒果味或巧克力味冰淇淋。没想到冰淇淋十分受欢迎,“我们每天限量销售,但实际上今天上午已经超量了,我们还是想办法尽量满足游客,希望给大家好的体验。” 张雪宁称,文创食品时下越来越受欢迎,如今的消费者在食品消费上,除了口感,越来越注重食品所带来的精神与审美享受。
▲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区的文创咖啡。
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区:“可游、可学、可互动”的多元复合红色文化空间
在10号馆,首次参展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区特别吸引人。展区整体以红色为主色调,融入雕花门楣、青砖红墙等石库门建筑元素。在空间布局上,以纪念馆品牌体系为主线,串联起VR体验、展览、研学、文创、咖啡等五大功能区,构建“可游、可学、可互动”的多元复合红色文化空间。同时,依托虚拟现实、数字交互等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实现科技、文化、休闲的多元融合,成为全方位、多层次的红色文化展示窗口。
在“一大研学”展示区,观众可通过移动云VR体验《真理是甜的》《小小打字机》以及《红色基因述初心》VR全景视频;“一大文创”此次带来“砖心致志”多功能便签、“初心红”笔本套装、“新青年”杜邦纸包袋、望志路106号冰箱贴等文创好物,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一咖啡”依托沪滇协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观众可品尝到用云南保山小粒咖啡豆现制的创意特调,感受“红色+咖啡”的跨界体验;“巡展推介区”以图片展形式集中展示中共一大纪念馆主办的十余项精品展览,包括“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永恒的誓言——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专题展”等。
此外,中共一大纪念馆在数字化创新应用领域的多项发展成果及探索分享也在上海展区亮相,充分展现上海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创新实践。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