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石欣:向险而生,投身公益救助二十余年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
05-24 21:1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在石欣的带领下,深圳公益救援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民间应急救援事业专业化、社会化、制度化、国际化水平不断发展的突出代表

5月23日,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公布。来自深圳的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称号,这也是继丛飞、孙影、陈如豪吴清琴夫妇、陆建新、陈莹莹之后,深圳涌现的第七位全国道德模范。

石欣 深圳市公益救援队供图

“急公好义,临危不惧”八个字,是对石欣的高度概括。2003年开始义务参与山野户外遇险人员救助工作,2008年创立深圳山地救援队,2012年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公益救援队,多次出没于2025年西藏定日地震、2024年广东梅州水灾、2023年京津冀地区暴雨洪涝灾害、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以及四川雅安地震、尼泊尔地震、土耳其地震等国内外自然灾害救援现场……

二十余年来,石欣坚持义务投身应急救援,参与全国山野区域救援300余次,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工作50余次,以向险而行、临危不惧的勇敢无畏,义不辞难的无私奉献和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带领团队在各类应急救援、抢险救灾中救助危难群众千余人。

今年1月,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仅10分钟,石欣就着手组织队员前往救援。本次救援,石欣持续18天坚守在指挥岗位上,先后调度36名队员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开展救援工作,在14个村庄为88户村民抢救出贵重物品4150件及现金11万元,协助各级政府派发救灾物资,为灾后救援做出重要贡献。

“我们早一秒到达,被困群众就多一份希望”,石欣表示。在应急救援期间,石欣常常坚守岗位、昼夜不息,有时甚至只睡2-3个小时。他始终保持应急救援的高度敏感性,指挥调度、统筹协调、外联对接等工作均亲力亲为,只为让前线行动更高效、更安全。

除了带领队员“救人”,石欣还教人“自救”,组织带领救援队积极开展应急救援知识普及等各类社会服务,帮助群众提升应急自救能力,累计开展深圳梅林U站、梧桐山救援备勤点、120值班见习等公益服务活动万余场;开展社区公共安全知识宣导、公共安全讲座等近2000场,受众超过31万人次。

在石欣的带领下,深圳公益救援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民间应急救援事业专业化、社会化、制度化、国际化水平不断发展的突出代表。如今,深圳公益救援队下设信息指挥中心、特勤部、行政外联部等5大部门及山地救援队、高空救援队、医疗辅助队、城市搜救队、水上救援队、应急通讯队6支专业队伍。现有在册正式队员767名,少年辅助队队员720名,搜救犬4条,具备建筑物倒塌搜救、山地搜救、水上搜救、应急医疗救援、应急通讯、搜救犬、洞穴救援、高空绳索救援、直升机辅助救援等专项救援技术能力。

石欣表示,深圳公益救援队作为社会应急力量,将不断发挥社会动员和响应作用,为应急救援工作持续贡献力量。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