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开幕的第21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原创IP”成为绝对闪耀的关键词。
据悉,去年首次参展的深圳原创动漫IP“奶龙”,首日文创销售超10万元,达成千万级意向合作,今年又前来返场;生命力长达20年的国民IP“猪猪侠”,前段时间刚和京东联名,社交平台声量浩大,现在又代表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的“门面”奔赴文博会……
这场文化领域的交易盛会是一个缩影:近些年来,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领域的国产IP,正在跑出破圈“加速度”,在全产业链上焕发价值的乘数效应。
摄影 周妤洁
破浪出海,优质内容是王道
开幕当天文博会上,要说哪一个IP占据C位?非“哪吒”莫属。据片方消息,因票房表现强劲,电影《哪吒2》第四次延长档期至6月30日,目前电影全球票房排名已飙升至第五。
“在不借助西方成熟影视工业力量的情况下,多年磨一剑,走出一条全新的创作道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何天平强调,《哪吒2》的战果是“值得敬畏的”。在他看来,《哪吒2》给业界释放信号,“内容为王”始终是影视创作领域的不二法门:“这包括艺术标准、技术标准、产业标准、文化标准等一系列的创作追求。”
资料图片
优质内容的支撑,已然让动画产业的蓝海中,亮起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辨识度的中国IP。《哪吒2》不是孤例,近期有更多国产动画作品走出国门,赢得海外市场认可。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期间,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携旗下国漫电影《落凡尘》、猪猪侠二十周年全新电影《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及科幻新作《星途》等多部作品亮相中国电影联合展台,作为“中国电影军团”中的国漫代表之一,多元题材动画电影引海外买家与媒体关注。上月,《落凡尘》还入围安纳西国际动画节主竞赛单元,这一展会被认为是全球动画产业最高风向标,也拥有全球最大的专业动画交易市场。
资料图片
除电影品类外,以粤语元素出圈的原创网络动画作品《刺客伍六七》也已被Netflix(奈飞)递上橄榄枝,在这个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流媒体播放平台之一,开启了中国原创动画剧集的先河,证明着国产动画IP正不断夯实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动漫出海研究报告》显示,Z世代(18-25岁)海外观众对中国动画的主动观看率已上升至39%,“视觉创新”和“文化独特性”成为中国动画的两大优势标签,海外观众更关注作品的视觉创新与情感共鸣,而非文化背景。
“我们相信,好故事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输出中国故事,还要建立全球观众的情感连接。”广东咏声动漫海外发行总监刘雅玲在戛纳电影节分享了《落凡尘》《猪猪侠》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亮眼表现。《猪猪侠》以其幽默轻快的风格吸引了很多海外发行商的兴趣,而《落凡尘》则巧妙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节奏,成功打动了来自欧洲、北美及拉丁美洲等地的买家与合作伙伴。“我们期待未来能够让全球观众看到咏声动漫旗下更多风格多元、富有文化魅力的原创作品。”
资料图片
资本热度升,动画IP全产业链开发提速
从《大圣归来》到《哪吒2》,IP不再只是创意产物,更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资产。一批上市公司正加快布局IP全产业链。
以“200亿影帝”魔童哪吒背后的核心出品、发行方光线传媒(300251)为例,其2010年代初便开始落子国产动画棋局,此后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姜子牙》《深海》等为人瞩目的IP中镌刻下名字。在2024年财报中,光线传媒总结道,动漫业务板块是公司“在横向领域内优势最明显”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并计划在IP创造方面,将资源更多向动画电影倾斜。
奥飞娱乐、上海电影等也在动画领域持续着自己的深耕之路。前者拥有“喜羊羊与灰太狼”“超级飞侠”等超人气IP,在国民度优势中稳坐牌桌。后者拥有业界“元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资源,得天独厚;2023年,其推出动画剧集《中国奇谭》,获得8.7的超高豆瓣评分,其中饱受好评的单元《小妖怪的夏天》还衍生出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并新近宣布定档今年8月2日,是IP长线运营的典范缩影。
资料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以上企业近些年披露的财报中,无一不强调“IP全产业链”的至关紧要。光线传媒表示,“公司正进行极具战略意义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型,即从‘高端内容提供商’转变为‘IP的创造者和运营商’”,有意将运营环节前置至IP创作阶段,“正在游戏、卡牌、谷子、线上及线下品牌店、主题乐园等多个领域规划和布局”;奥飞娱乐打造“玩点无限”潮玩品牌,协同名创优品、杂物社等知名渠道,增加产品覆盖面和可触及性;上海电影的IP商业授权更是食品、茶饮、汽车、图书、漫展、贵金属饰品等“多手抓”,全方位强化与受众的消费和情感连接。
“数字时代下中国动漫行业也丰富了产品题材、拓展受众范围、开拓了动漫行业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盈利涵盖影视项目的投资、制作、发行收益,及相关衍生或关联领域产生的收益,加速吸引资本向国漫IP集中。”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介绍,腾讯、光线传媒等企业通过投资(如彩条屋影业)和资源整合(如阅文集团“小说-动画-游戏”全链条开发)推动行业发展。如腾讯通过“大文娱”战略整合阅文集团、腾讯动漫、腾讯影业,构建从网文、漫画、动画、影视到游戏的IP闭环,吸引更多技术和人才等新质要素向国漫IP汇聚,从而推动国漫产业规模化。
土壤日渐丰沛,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中国市场具备三大显著优势: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规模、世界工厂级的商品生产能力、丰富的人才资源。”广州天闻角川动漫有限公司曾携画猫、暹罗猫小豆泥等热门Ip连续2023年、2024年两次亮相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其副总经理牛口洋介以日本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从业者视角谈到,中国市场的蓬勃在早年便震撼着他。而如今,伴随着初代爱好者群体的开枝散叶,涵盖儿童、青少年、年轻家长的全年龄段用户闭环形成,中国原创动漫的用户基础更已显著升级。
资料图片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国产动漫已逐步从低谷中崛起。而多个系列作品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动漫产业有望再度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举办2024-2025年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公布了《凸变英雄X》《凡人修仙传》《中国奇谭2》等43部国创作品。其中,片单中12部为原创动画,占比超过25%。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去年表示,未来三年对于原创动画的投入不会减少。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B站累计播出国创作品642部,出品原创动画达78部,用户观看时长近6.6亿,互动总数超过2.5亿,用户规模更达到约3.2亿。
各地政策加大扶持,也为原创动漫IP生产提供了优质土壤。长期关注本土动漫产业的李明充介绍,早在2006年广州出台了《关于加快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穗府〔2006〕45号)和《广州市进一步扶持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穗府〔2006〕44号)政策,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也陆续推出扶持动漫产业的政策。李明充表示,近几年扶持力度更是持续加码,《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2025年)》将“支持围绕游戏、电竞、动漫、影视、演出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IP”提上日程,提出“培育动漫、手游、潮玩、艺术、智能产品、定制服务等领域新型消费类展会”;2024年修订印发的《广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则表示,将对具有独创性和市场发展前景的动漫游戏及相关新兴产业项目和平台给予资金扶持。
可以说,原创国漫IP在政策扶持、内容创新提升、技术不断突破、跨界融合、市场扩容、资本加持等多重利好的推动下,正在完成从“流量生意”到“品牌资产”的质变,“赚钱力”(市场盈利能力)不断上升。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