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演练筑防线,高新中学开展地震逃生演练

读创教育 袁静娴
05-22 16:5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袁静娴 方杰

为切实增强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培养“沉着镇定、服从指挥、紧张有序”的应急处置大局观念,树立珍爱生命、互助互救的安全理念,5月15日上午,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新中学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本次活动以“掌握逃生技能、熟悉应急流程”为核心目标,通过实战化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进一步提升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与协同配合水平。

演练前期,学校紧扣“培养安全意识、巩固逃生技能”的双重目标,制定《地震逃生演习方案》,要求通过演练,让师生深刻理解“有序撤离”的重要性,熟练掌握“护头避险”“扶墙行进”等核心动作要领,强化“不落下任何一个同伴”的团队协作精神。

5月15日9时20分,第一次警报声打破校园宁静,演练正式拉开帷幕。任课教师立即指挥学生“抱书护头、躲至桌底”,30秒黄金避险时间内,全体学生迅速完成应急防护动作。第二次警报响起后,各班严格按照“前(四)排前门出、后三(四)排后门出”的规则有序疏散,学生手持书包护头,沿楼道两侧成两列扶墙行进,中间预留通道避免拥挤。

楼道疏导员提前到岗,在各楼层关键点引导学生“轻声快步、有序错峰”,整个疏散过程紧张而不紊,展现出师生对演练规则的精准执行。9时25分,全体师生安全集结至操场指定区域,仅用时5分钟完成千人疏散。

在清点人数环节,针对“模拟缺员”警情,应急救护队迅速启动搜救程序,携带担架、急救箱抵达“事发区域”,高效完成“伤员转移”,全过程衔接流畅,充分检验了学校应急响应机制的实效性。此次演练中,师生严守“不推拉、不喧哗、互助互救”的准则,从避险到疏散再到救援,每个环节均体现出“安全意识”与“团队精神”的深度融合。

演练负责人彭伟晟总结指出:“本次演练不仅是对‘珍爱生命’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师生应急能力的全面检验。”通过演练,师生不仅巩固了“黄金12秒避险”“楼道分流”等基础技能,更深刻理解了“服从指挥”“协同配合”在应急处置中的关键作用。

此次地震逃生演练,既是对师生应急素养的“试金石”,也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推进会”。高新中学将以本次演练为契机,持续推进安全教育常态化,通过主题班会、应急知识竞赛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师生“生命至上”的安全意识。学校将结合演练实际反馈,对应急预案进行优化完善,着力构建“预防—演练—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切实将安全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各环节,以系统化、实战化的安全教育与演练筑牢师生和校园安全的坚实防线。

(图片由学校提供)

(作者:袁静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