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文灿 刘育銮
以爱为媒,共筑家风。母亲节期间,碧岭街道整合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党群服务中心等多方资源,通过手工创作、亲子辩论、绘本共读、观影互动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温馨有趣的主题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增进家庭情感联结,为家风建设注入新活力,吸引了数百名居民参与。
巧手传情:把爱“扭”进花瓣里
“我要把花送给妈妈,因为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在碧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手工活动现场,一位小朋友举着刚做好的扭扭棒薰衣草花束,兴奋地向周围人展示。活动中,亲子家庭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将柔软的扭扭棒缠绕、塑形,制作成栩栩如生的花束。妈妈们耐心教孩子调整花瓣弧度,孩子们则认真写下祝福卡片,现场温馨洋溢。
同样的温情场景也出现在科创产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15对企业女性员工与子女合作完成手工花制作,并将写满祝福的贺卡赠予母亲。“平日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陪孩子动手创作,今天一起完成作品,感觉特别有意义。”参与者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
思辨明理:网络议题促成代际理解
如何化解家庭网络使用矛盾?沙湖社区以“网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辩题,设计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辩论会,通过理性探讨,亲子双方增进了对彼此立场的理解。
现场,孩子们站在“正方”,列举网络学习、信息获取的便利;家长们则作为“反方”,强调沉迷风险与健康隐患。活动增设“角色盲盒”环节,随机抽取家庭成员互换立场辩论,孩子替家长发言,家长尝试理解孩子的视角。参加活动的何女士坦言:“辩论让我意识到,完全禁止孩子上网不现实,关键是如何引导。”
文化润心:绘本与光影中的亲情共鸣
在汤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星星火”阅读协会讲师以中英文双语生动演绎绘本《逃家小兔》,通过小兔与妈妈“你追我逃”的温情对话,诠释了母爱的包容与坚韧。“故事里兔妈妈永远守护小兔,就像我妈妈一样。”一名小朋友在分享环节动情地说。随后的“蒙眼拥抱”游戏中,亲子通过触摸与肢体语言,进一步强化情感联结。
夜幕降临,观影活动分别在碧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碧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你好,李焕英》让不少家长潸然泪下,《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则引发孩子们阵阵欢笑。光影之间,亲情的温暖悄然流淌。
“此次母亲节系列活动比较注重“参与感”与“获得感”,通过多元形式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碧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将持续推出亲子志愿、亲子历奇等活动,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家力量”。
(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