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展冰雪经济恰逢好时机,前景广阔。可从以百姓需求引领深圳冰雪旅游、以全民健身竞技赛事推广冰雪运动、以深圳智造赋能中国冰雪装备、以全民共享理念普及冰雪文化、以结对互助模式创新冰雪合作这五个维度加速深圳冰雪运动的发展,打造华南冰雪经济高地。
冰雪经济是指以冰雪资源为基础,涵盖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教育、冰雪装备和冰雪服务等相关产业的综合经济体系。冰雪经济正以其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优势,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重要支柱性产业。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主要的产业链条实现高水平协调融合发展,冰雪经济总规模达1.5万亿元。《广东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了“冰雪运动形成南粤特色”的目标,提出“以广州、深圳为龙头,优化冰雪项目布局”。《深圳市文体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大力发展冰球等新兴时尚体育运动和赛事、建设高水平冰球职业俱乐部、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等新兴消费项目,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支持体育运动场所面向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服务等相关内容。
我国冰雪运动场地建设稳步推进,室内滑雪场逐步兴起。目前中国是全球拥有最多室内滑雪场的国家。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建成后将是中国高差第一、单道最长且全球最大的室内雪世界。
深圳发展冰雪经济恰逢好时机,前景广阔。从国内外冰雪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深圳可从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冰雪文化和冰雪合作五个维度推动冰雪全产业链发展。
以百姓需求引领深圳冰雪旅游
做全做细冰雪旅游产品。在冰雪经济的几大功能中,当属冰雪旅游与老百姓的关系最密切相关。《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指出,南方省份热衷冰雪旅游,广东省是全国第三大冰雪游客源地,深圳入围“十大冰雪游客源城市”。一是要构建全业态、全天候、全龄层冰雪旅游产品谱系和线上线下各环节覆盖、前中后全流程监管的质量保障体系。二是要以冰雪为依托,推动滑雪、滑冰与深圳民俗文化游、休闲娱乐游多元融合,拓展冰雪产业链条的长度、宽度与厚度,串起全域旅游产业。前海·华发冰雪世界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做邻居,可探索冰雪经济与会展业强强联手的路径,开业后,冰雪消费人群叠加会展人流,将有助于“空港+会展+旅游+体育”商圈丰富消费内容,延长旅客停留时间。
做优做精冰雪旅游服务。冰雪经济正在打破由气候、地理环境形成的天然屏障,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也为冰雪市场开辟了新蓝海,更成为深圳推动文旅消费的新兴力量。在冰雪旅游市场中,主动与北方互动共进。如冬季邀请北方民众到深圳旅游,“消暑”与“避寒”两种模式以空间互换带动季节互变,南北气候差异为养生休闲度假提供了互补型置换产品,寒来暑往的人员流动将进一步带动酒店民宿等行业的消费需求。
以全民健身竞技赛事推广冰雪运动
一是通过全民健身运动推广。随着冰雪运动的兴起,人才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建议可以借鉴广州市花都区中小学校开展“冰雪课程进校园”活动的做法,通过把滑雪设为“第二课堂”,激发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二是通过竞技体育赛事推动。积极探索多样化运营,持续运营专业冰雪赛事及冰雪嘉年华等活动,推动冰雪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以高水平、高品质、安全有序的赛事引领冰雪经济发展。深圳相继落户了国家女子冰球队、国家冰球训练基地,获评广东省冰雪运动训练基地等,还承办了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等高水平赛事。
以深圳智造赋能中国冰雪装备
深圳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冰雪装备器材是开展冰雪运动的基础,也是冰雪经济的重要组成。冰雪产业与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新材料等相互碰撞赋能,将大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深圳研发的“冰壶机器人”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大显身手,发挥了稳定的保障作用。一是以数智技术赋能融合发展。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行业的先进技术,在智能压雪车、造雪机、索道等雪场装备生产上实现突破,打造冰刀、滑雪板、滑雪鞋等冰雪器材设备核心品牌。二是要发挥深圳优势,搭建国产装备产需对接平台,形成制造企业、经销商、终端用户各环节紧密协同的冰雪智造产业链。
以全民共享理念普及冰雪文化
要通过传播冰雪文化,让更多市民接触到冰雪知识,营造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良好氛围。要鼓励深圳的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挖掘冰雪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冰雪影视作品、建设冰雪主题博物馆、冰雪艺术馆等。要以丰富冰雪文化内涵为基础,开发更多元的冰雪文化产品,满足大众对冰雪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双重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结对互助模式创新冰雪合作
要加强与国内冰雪经济发达城市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冰雪经济运营管理的经验。如落实延展哈尔滨市与深圳市对口合作工作中冰雪经济领域方面的内容,依托深圳市设计、服务、资本优势和哈尔滨市冰雪资源优势,开展冰雪产业全方位合作,培育深圳—哈尔滨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互推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共同培养冰雪产业人才、共享优秀师资,携手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等。
(作者系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