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进入192天倒计时,这场由粤港澳三地联办的体育盛事,正通过“可触摸的岭南文化”提前点燃全城热情。
从暗藏“生物彩蛋”的吉祥物玩偶,到能喝出“湾区协作密码”的陈皮特饮,4家各具特色的特许商店串联起赛事与城市、传统与现代。市民在交换徽章中拓展社交圈层,在聆听赛事科普时解锁知识盲点,提前沉浸于这场体育盛会的氛围中。
视频编辑:黎昭欣
品广东茶饮,和吉祥物互动
一起在深圳邂逅十五运会的岭南风情
走进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西路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体育大厦店),一款倒计时200天纪念冰箱贴格外吸睛。该店负责人褚永平向读特新闻记者介绍,这款产品将岭南骑楼的雕花窗棂以及带有粤式风格的大排档等元素,与“200”字样融为一体。“这既呈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又凸显了赛事临近的氛围。”褚永平说道。
据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由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联合承办。深圳是本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将承办25个项目。褚永平表示,200天纪念冰箱贴的设计初衷,正是为了唤起市民们对“家门口”这场体育盛事的感知,让大家能体会到赛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体育大厦店)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
在深圳的多家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内,这样的文化特色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刚于“五一”假期前夕开业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特许商品零售店(印力中心店),推出了一款融合广东地域特色的创新产品。该店负责人高平在采访中透露,“我们首次将广东特产,8款新会本地陈皮茶引入店内,同时搭配吉林人参、化橘红、普洱茶等,调配出不同功效与口味的茶饮。”
据其介绍,“五一”期间,门店将举办现场冲泡试饮活动。市民只需购买一杯陈皮茶,便能享受专业茶师现场冲调的三杯陈皮特饮,与家人共享这份来自岭南的茶香盛宴,提前感受赛事带来的欢乐。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印力中心店)推出广东特色茶饮。
“这些商品就像会说话的岭南文化词典。”正在带着孩子参观的孔女士感叹道。读特新闻记者注意到,孔女生手中以十五运会吉祥物 “喜洋洋”“乐融融” 为原型的毛绒玩具暗藏巧思。
为何“乐融融”会选用粉色作为主色调?据褚永平介绍,其设计灵感源自中华白海豚运动时体表会因充血呈现粉红色,而吉祥物翘起的发辫,仿佛海豚跃出水面喷出的水花。
为了让“喜洋洋”和“乐融融”能随着观众的动作而“活”起来,设计团队特别设计了气囊结构。“只要捏一下玩偶背鳍处的气囊,玩偶的前肢就可以上下摆动,好像在说‘欢迎大家观看十五运会赛事’。”
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 。
换徽章、听科普、薅羊毛
深圳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五一”放大招!
今年1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体育大厦店)率先开业。此后,多家特许零售商在4月底密集“上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中心书城店)启幕,同步发布《历届全运会纪念章套装》;印力中心店紧随其后开门迎客;5月1日,龙岗万达广场再添一家特许商店。截至目前,深圳已布局四家相关店铺。
不仅是购物场所,这些门店更化身“社交新场所”与“全民科普课堂”。
“换‘pin’吗?”在各大体育赛事现场,这句“暗号”常能瞬间拉近彼此距离。换“pin”,即交换徽章,这一传统由来已久。早期奥运会上,赛事参与者通过交换圆形纸牌传递祝福。如今,它已成为各大赛事的社交“标配”。今年,这一传统也率先“空降”体育大厦店。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体育大厦店)徽章交换区。
该店负责人褚永平向读特新闻记者展示了店内的徽章交换区。“最初这里只有寥寥数枚,如今已琳琅满目。这些徽章大多是市民用国际赛事的旧藏换来的。”
除了社交属性,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还“兼职”科普课堂。读特新闻记者探访中心书城店时,店长陈灿潮正为顾客讲解赛事知识,从吉祥物的创意来源,到赛事项目设置,再到深圳承办的25个项目。
市民欧女士和王女士坦言,她们本是被店内粉色玩偶吸引,却意外收获了一堂生动的“赛事科普课”。王女士说,“我超爱羽毛球,十五运会开幕后,肯定要重点追这场‘家门口’的盛会!”
陈灿潮正在向深圳市民科普十五运会。
陈灿潮透露,他的科普热情源于一次温馨的偶遇。“有位妈妈带着孩子来店,孩子好奇地发问,妈妈则耐心解释。亲子一同了解全运会,那画面太暖心了。”他说,由于店铺位于中心书城,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因此他也常主动向顾客普及赛事知识。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中心书城店)。
“五一”假期,各家店铺纷纷推出优惠活动。深圳赛区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赵琴表示,本届赛事特许经营工作整合全国资源,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特许商品融合开发,力求打造“市民喜爱”“承载人文情感”“践行绿色理念”的特许商品。
特许经营体系的全面启动,标志着全运会深圳赛区赛事筹备与城市营销迈入协同共进的新阶段。深圳正通过开发文化IP、创新科技体验等举措,加速构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办赛新格局。
编辑 张克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