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再创新高!前海发布税收营商环境测评报告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 通讯员 李伟松 文/图
04-30 19: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表明前海税收营商环境优化成效明显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发布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税收营商环境测评报告(2024年度)》(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度前海税收营商环境评估总得分为95.41分,高出上一年度0.62分,同比增长0.65个百分点,总体表现优异,表明前海税收营商环境优化成效明显。

根据报告,在四个一级指标评估得分中,“效果”和“产出”两个维度得分表现最为抢眼,说明前海通过有效的投入和规范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产出和显著的效果,推动前海税收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为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与上一年度相比,三级指标得分显著提高(分数区间:大于等于3分)的指标有7个,分别为培训时间、税收制度透明程度、税收制度创新、线上办税采用率、纳税争端解决的独立性、税收法治化、税收营商环境总体满意度;得分相对稳定(分数区间:-0.2分≤2023年得分≤0.2分)的指标有14个,分别为税收制度清晰程度、税收政策培训、办税大厅便捷性、办税预约率、精准预约率及精准预约后的预辅导率、纳税人备案电子化、智能审核、税务部门内控体制机制、税收营商环境三方测评、企业所得税的税负率、增值税的税负率、办税大厅接待人员满意度、线上接待人员满意度、税收政策宣传满意度。值得说明的是,2023年度两个得分较低的二级指标,即纳税人遵从度、办税信息化程度得分都有所提升。总体而言,前海税收营商环境良好态势持续巩固,先行示范效应已逐步显现。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郑崇明向记者介绍,2024年度,研究团队立足前海深港合作定位,遵循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的测评逻辑,结合实际情况对2023年度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进行优化调整,建构了“4+12+42”的指标体系,即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采取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收集数据,并运用熵权法锚定指标权重,计算各项指标得分,最终形成2024年度前海税收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

近年来,前海税务局陆续推出一系列亮眼的制度创新成果——强基征管提升质效,稳妥实现新电子税务局推广上线、全力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拓展“信用税收”4.0 应用场景,融入前海信用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前海开发开放,落实企业所得税区域性优惠政策扩区、推进“港人港税”优惠政策落地、助力打造前海“8-3-18”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湾区融通发展,率先试行非居民企业跨境纳税全流程线上办理、深化推动深穗港三地跨境业务互通、持续拓宽境外办税渠道……通过不断更迭体制机制创新举措,撬动前海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下一步,前海税务局将以税收营商环境测评报告为改革刻度尺,联合前海各相关部门,持续丈量制度创新与市场活力的共振深度,着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治理新标杆,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成为吸引全球要素的强磁场,为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书写更多“前海样本”。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 通讯员 李伟松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