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在影视领域频频“刷屏”——
在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
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
“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
于4月27日在山东青岛举办。
数百位电影界代表汇聚青岛,
合力展示中国电影人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
华表奖首度“出京”,为何偏爱山东?
天然光影沃土
从胶片时代到数字浪潮,山东镌刻着电影的基因图谱。
1899 年,随着山东青岛太平路上亨利王子饭店里电影放映机的首次转动,拉开了电影放映的序幕,成为当时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地之一。
山东的海岸浪花、古城砖瓦,是电影长卷里最动人的注脚。20世纪30年代,《同仇》《劫后桃花》《风云儿女》等中国早期的一批电影均选择在青岛取景拍摄。泰山、曲阜、台儿庄等文化地标,更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蛟龙行动》取景地——崂山风景区
硬核产业实力
近年来,山东逐步形成了以青岛东方影都为核心,德州乐陵影视基地、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为代表的影视摄制基地集群。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不仅为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影视化表达的新载体,更以创新驱动为影视基因注入澎湃动能。
“全球顶配”影视全产业链基地——青岛东方影都,是国内首个经英国松林认证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影视拍摄制作基地,占地170万平方米,拥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和32个置景车间,配建有国际一流的室外水池和室内恒温水棚。
“封神”系列电影导演乌尔善曾表示,《封神》影片中姬发和骑兵骑马穿越朝歌森林的场景对摄影棚要求非常高,东方影都万米棚是唯一一个可以实现该镜头拍摄的摄影棚。《蛟龙行动》剧组在摄影棚外专门挖出110米的水池来装潜艇进行拍摄……东方影都国际化水准的硬件设施,为科幻电影和工业大片的拍摄制作提供了底气和支撑,被誉为“中国科幻大片的摇篮”。
东方影都的魅力不止于硬件设施,还在于其硬核前沿的数字技术与完善的产业生态。园区打造国内首个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打通从剧本预演、拍摄到后期的全链条电影工业化生产流程,以一系列突破性技术重新定义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标准。
引进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微米级超高精度面部扫描系统“穹顶光场”,可以轻松实现角色的减龄、增龄,让电影角色的“换脸”更加便捷。配备全球领先的LED虚拟技术,搭载实时渲染引擎,支持“所见即所得”的虚拟拍摄,大幅减少后期制作压力……国际化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加持,让更多创作者的想象落地为银幕现实。
目前东方影都已成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强磁场”,成功吸引众多影视头部企业入驻,建立起最强影视供应商联盟,在美术置景、道具、虚拟拍摄等各个环节都有顶尖团队支持。
园区以影视工业化的“钢筋铁骨”,先后助力《流浪地球》《封神》《蛟龙行动》《热辣滚烫》等一批经典影片的拍摄,为中国电影贡献票房近400亿元,以“中国电影工业化代表与旗帜”的姿态,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
政策引擎驱动
光影聚焦的背后,是山东多年来精心布局、持续发力的政策 “组合拳”。山东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专项规划,构建起覆盖影视创作、拍摄、后期制作全流程的政策支持体系,成为越来越多影视人的“第二故乡”。
如青岛东方影都影视发展基金、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接连 “出招”,近年内已向影视企业和剧组兑现政策资金超 2 亿元;德州乐陵市制定《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放大“影视+文旅”效应……山东正加速电影产业要素汇聚,以影视为笔,以文化为墨,描绘数字影视的新未来。
中国大片到底有多牛?
来文博会山东展区
体验顶尖片场硬核科技!
山东的魅力,藏在每一部影视作品的镜头里,更藏在每一次的切身体验中。在5月22日至26日举办的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山东展区将携硬核数字影视成果重磅亮相,诚邀观众“来山东展区 拍数字大片”,体验顶尖片场黑科技,感受中国大片的硬核幕后!
展区以“数智文博 化成天下”为主题,通过数字影视、数字生活、数字文旅、数字出版、数字文博、非遗新手造六大版块,全面呈现山东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新成果。在数字影视版块,以青岛东方影都、德州乐陵影视基地、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为代表的硬核影势力将联袂参展,邀请观众走进展区体验电影拍摄,解锁电影创作的 N 种超燃打开方式!
透过蒙太奇的魔法,观众可以化身电影创作的 “多面手”,在“虚拟影棚”场景里亲身体验电影拍摄,还可带走专属自己的数字影片!
东方影都动作捕捉系统可以实时渲染,精度达到亚毫米级
希娜魔夫特效工作室“熊猫动效道具”
从台前到幕后,从创意到成片,山东展区将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电影创作的多环节!无论你是电影爱好者,还是怀揣影视梦想的追光者,这里都有专属于你的 “电影身份”。
这个5月,
快来文博会山东展区,
开启一场独一无二的电影体验之旅吧!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