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23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特斯拉一季度营收193.35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139.67亿美元,全球交付总计超33.6万辆。具体到中国市场,上海超级工厂交付量超17.2万辆。此外,在储能方面,今年2月投产的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已下线首台Megapack储能系统,标志着规划年产能达40GWh(吉瓦时)的工厂进入量产阶段。
焕新Model Y。图源:特斯拉官网
上海超级工厂一季度贡献超17.2万辆产量
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于今年1月“上新”焕新Model Y。上海超级工厂用时6周完成产线切换,使得焕新Model Y成为特斯拉产能爬坡最快的车型。
财报显示,在一季度全球交付的超33.6万辆特斯拉汽车中,有超17.2万辆Model 3和焕新Model Y来自上海超级工厂,其中国内销量达13.4万辆,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第一季度最高纪录。特斯拉方面称,Model Y刷新了亚太地区单日订单的新纪录。
近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年度交付目标仍维持在200万至230万辆区间,同比增幅约20%。为促进销售,中国市场于4月22日推出限时金融政策:6月30日前购买焕新版Model Y可享5年免息分期。这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首推“5年0息”。
记者在特斯拉官网看到,目前焕新Model Y后驱版交付周期为2至4周,长续航全轮驱动版交付周期为3至5周。相较此前1至4周的常规交付周期,当前的等待时间并未过分延长。
图源:特斯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中国市场创下销量纪录,但从财报整体来看,一季度汽车业务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29.5%和19.6%,一季度交付量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32%和13%,为2022年四季度以来最低交付量。汽车业务板块的表现,直接影响了特斯拉一季度的营收。财报显示,特斯拉一季度营收193.35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24.8%和9.2%。
储能业务成为增长引擎
除汽车业务板块,能源业务也成了关注焦点。一季度,特斯拉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7%至27.3亿美元,储能产品装机量突破10.4GWh,同比增幅达156.6%。
作为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已于2月11日正式投产,占地20万平方米,采用整车制造理念进行工艺设计,焊接自动化率超过90%。工厂规划年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 1万台,储能规模40GWh,相当于50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目前首批产线已启动运行。
据悉,在产能布局方面,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不仅承担本地市场需求,一季度已开始向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出口产品,迈出全球化供应的步伐。此外,特斯拉近期斩获日本欧力士集团548MWh储能订单,并与智利Celda Solar项目达成合作。
今年计划下线5000台人形机器人
除核心汽车业务外,特斯拉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也取得了进展。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在工厂“打工”。视频来源:特斯拉
根据财报,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正式启动人形机器人的试生产,首台配备22个自由度灵巧手的机器人已在弗里蒙特工厂成功下线。根据规划,特斯拉将在2025年完成5000台人形机器人的生产,预计2026年人形机器人产量将达5万台,最终规模可能超过其电动车业务。
据悉,这些下线的人形机器人当前已进入特斯拉内部工厂测试,执行电池分拣和其他工厂任务。特斯拉CEO马斯克在2025年CES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巨量增长,全球人机比例将提升至1:5,最终实现年产数千万台规模,覆盖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据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或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特斯拉的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势将推动行业进入爆发期。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正式启动人形机器人的试生产。图源:特斯拉
此外,在自动驾驶方面,一季度特斯拉面向中国市场推送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特斯拉还计划于今年6月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服务试运营,并于年底前将服务扩展至北美更多地区。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徐雅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