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正当时 | “时间之间”:感受永恒与瞬息

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04-22 16:13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此次展览从深圳美术馆馆藏作品中挑选了一批蕴含时间哲学和饱含生活情感的馆藏精品,作品涵盖国画、版画、水彩、综合材料等多重类型,共同勾勒出时间形态这一抽象概念的多维图景。

“时间之间——深圳美术馆馆藏作品展”于2025年4月22日至7月13日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展出。

此次展览从深圳美术馆馆藏作品中挑选了一批蕴含时间哲学和饱含生活情感的馆藏精品,作品涵盖国画、版画、水彩、综合材料等多重类型,共同勾勒出时间形态这一抽象概念的多维图景,以期将对时间的思辨转化为生动的视觉语言,通过作品中永恒和瞬息两个面向,为观者提供一个深读的思考。展览由“亘古静流”和“瞬息变焕”两个主题延展开来,“亘古静流”章节的艺术作品往往都带有艺术家的独特思考,传递着或多或少的象征和隐喻,甚至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反思。“瞬息变焕”则聚焦于鲜活的生活,作品往往抓取生活中的一瞬,莹然呈现生命真性的美好。本展览已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2025年度广东省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

部分展出作品

1.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问月图 郭西元 2014 纸本水墨设色 98cm×49cm

垂柳新月 郑浩千 2015 纸本水墨设色 138cm×32cm

2.  不舍昼夜

柏格森把绵延的时间看作一条河流,它“只是流动”,运动是它的唯一特质。夜与昼在时间的循环中相互渗透,既反复又有差异,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过程在交替中绵延。

夜与昼,连接一条无穷的经络 钟曦 2011 丝网 100cm×65cm

朦胧月 高殿才 1989 木板水粉 83cm×104cm

不舍昼夜万古流 周韶华 2000 纸本水墨设色 69cm×137cm

3.  光点的踪迹

“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

后院 郑爽 1999 水印木刻 75cm×80cm

仙人掌 杨佳玥 2005 水印木刻 58cm×70cm

华灯·五 雷苗 2013 纸本水墨设色 130cm×123cm

4.  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拥抱生活吧,关注每一刻的瞬时体验,让生命的真性跃然而出。出发吧,到新的爱与新的喧闹中去!

牧场货郎 其加达瓦 2000 黑白木刻 36cm×49cm

酸甜咸辣香 于长江 1982 油印木刻 47cm×70cm

夜重庆 吴冠中 1979 纸本水墨设色 88cm×68cm

展览时间:2025.4.22-7.13

展览地址:深圳美术馆(新馆)三楼8、9号展厅

(素材来源:深圳美术馆)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