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山公园。
你知道深圳最“老”的公园多少岁了吗?你是否知道在深圳经济特区这座年轻的城市,蕴藏着一部百年公园的历史。今年,深圳第一个公园——中山公园100岁了。该公园始建于1925年,到2025年,它100岁了。
中山公园百年榕树下市民赏花游玩。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百年来,深圳从曾经只有1个公园到建成公园1320个,“长成”花园城市,不断增多的公园同时见证着城市的沧桑巨变。
从纪念园林到城市绿洲 中山公园面积扩大37倍多
走过100个春秋,如今,地处深圳市南山区的中山公园是什么模样?
近日,记者从中山公园东南2门走进公园,一片树林下,只见国家古树保护牌林立,秋枫、南洋杉、樟……多棵粗壮茂密的古树树龄达百岁以上,其中矗立着一座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
不远处是公园另一处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鉴波亭,鉴波亭的北侧是连续的山坡,不仔细看设置在坡下的石刻,很难发现,这处山坡是修建于明代的南头古城北城墙遗址。
“这片区域是中山公园的老园区,公园兴建时就这么大,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南山区公园管理中心中部片区管理部部长刘越介绍,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时任宝安县县长的胡钰先生捐资兴建了中山公园,1930年,南山华侨陈鉴波先生捐款在园内兴建了一座凉亭,1999年,南山区按原貌重建“鉴波亭”。
鉴波亭
穿过城墙遗址,进入中山公园新园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1984年,深圳市政府对公园进行修复。1998年,南山区改造中山公园,国家著名雕塑家钱绍武主持建造了全国最大的孙中山头像石雕,在公园中央大草坪,打造了8个与深圳有着重要关联的名人雕像群。
孙中山头像石雕
现在的中山公园占地面积约49万平方米,比最初扩大了37倍多,园内草地如茵,风景如画,保留古树36棵,保存的南头古城北城墙遗址全长约646米。
“保持百年老公园的特征,保留大家的记忆点,公园整体环境和布局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很多市民还能找到小时候在公园活动的场景。”刘越感慨,因此,一些市民用“老朋友”表达对中山公园的感情。
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将主会场之一设在中山公园,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感受这座深圳历史最悠久公园的新风采。当前,中山公园已融入城市,与紧密相连的荷兰花卉小镇、南头古城组团点亮南山文商旅IP,焕发出新的生机。
俯瞰中山公园。
从第1个到1320个
特区建立后年均新建30个公园
从百年前的一颗“种子”长成城市绿洲,中山公园这位“百岁老人”见证了深圳公园的发展历程。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时,全市仅有2个公园,除中山公园外,另一个是1961年始建,1966年建成开放的原深圳水库公园(东湖公园前身)。40多年来,深圳公园与城市发展同频,以每年平均建设30个的速度迅猛发展,并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转变。
1982年至1990年,深圳先后建成荔枝公园、人民公园、儿童公园、洪湖公园、仙湖植物园等公园。1990年起,深圳连续多年把公园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掀起公园建设热潮。2006年提出构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2019年,深圳一年建成117个新公园(含社区公园),公园总数达到1090个,成为名副其实“公园里的城市”。至2024年底,全市公园数量达到1320个。
深圳市公园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最初一片荒芜的丘陵之地,到首座公园落成,再到深圳公园快速发展,最后到千园之城和打造全域公园城市,深圳公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从零星到整体的巨大蜕变。
今年将新建、改造35个公园
2035年建成公园逾1500个
眼下,深圳各处公园繁花似锦,社交网络平台上,网友频频“种草”深圳公园的游玩攻略。其中,一项火到全国的关注点莫过于“公园+商圈”模式。这是深圳建设公园城市,实施山海连城计划中推出的引领未来公园建设与运营的创新举措,打破公园边界,让公园与公园互联互通、连片成网,让公园与城市相融。
今年,我市将新建改造提升市儿童公园、南湾郊野公园、罗山公园群等35个公园,完成罗湖“八园连通”,深圳人将收获更多绿色福利。
放眼未来,“千园之城”朝着公园城市迈进。《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建成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国际一流公园城市。2035年,建成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实现居民5分钟可达绿色开敞空间。这确立了深圳公园未来建设新蓝图,公园城市成为深圳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新方式、新路径。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