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域talk | 高铁宠物托运试点首周:技术保障与用户体验并行,铁路服务能否撬动携宠出行新市场?

读特客户端综合
04-18 16:5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随着高铁宠物托运频次与运力的不断提高,未来或将撬动更大的携宠出行市场。

4月8日,铁路部门宣布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正式试点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 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该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引发了全网热议,目前,该服务试点已超过一周,具体的试行情况如何呢?

图源:《人民铁道》

4月10日,全国首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在京沪高铁G119次列车上运行,两只狗和一只猫从北京南站出发前往济南、上海等地。而在上海虹桥站,10日上午仅1只宠物猫成功办理了托运服务。根据中铁快运工作人员表示,前期共收到9个托运订单申请,其中部分订单因缺少《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因素“退单”。据悉,在托运订单申请预约成功后,托运人还需要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所属地区动物防疫部门开具的符合铁路运输方式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开具证明的适用日期应在承运当日内有效,托运当日开放宠物托运车次购票证明和宠物。此外,乘车人、托运人、《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上的货主须保持一致。

图源:央视新闻

至于广受关注的“宠物托运安全”以及“托运过程中影响正常出行用户体验”等问题,在首周的试点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案例展示。据悉,尽管高铁宠物托运实行“人宠同出发、同到达”规则,但实际上采用的是“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措施,具体如下:

一是采用专用装备,实行隔离运输。投用自主研发的自带空气循环系统、含氧量和温湿度监测、降噪、除味等功能的高铁专用宠物运输箱,宠物全程存放于宠物运输箱内,并放置在列车高铁快运柜内,可有效防止宠物飞毛、气味、叫声对列车内部环境的影响。另外,如果在托运过程中指标发生异常,系统会随时报警。报警后,押运员会打开应急通风口,确保宠物有足够的氧气呼吸。

二是全程独立存放,实行人宠分开。每趟列车设置一组用于存放宠物运输箱的高铁快运柜,一般位于中部车厢的一端,与旅客乘车空间相对隔离。工作人员全程不开箱,确保车内环境良好和宠物安全。

三是加强监测巡视,实行专人看护。工作人员通过宠物运输箱的监测系统观察宠物状态,定时巡视检查,间隔不超过2小时,视情况给宠物适当添加饮用水、不予喂食,托运人不能探视宠物。如果押运员通过监控观察到宠物暴躁、不舒服等情况,会联系车长进行报备,在下一个办理站直接下车,下车后就近找宠物医院,由办理站联系托运人。一次托运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及时对宠物运输箱清洁消毒,并在列车终到后对高铁快运柜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图源:央视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首周试点过程中也催生了更多的用户需求。尽管宠物运输箱均配备了监测系统,但宠物主人对实时视频监控查看权益的呼声日益高涨。部分宠物主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宠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状态,以确保宠物的安全和舒适。此外,15公斤体重、40厘米肩高的硬性标准,让中大型犬无奈成为此次试点服务的“观光客”。许多养宠人士呼吁未来能够放宽托运宠物的体格限制,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未来如何调整托运宠物体格标准以适应更多需求,也将成为铁路部门工作的重点。

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出行市场规模已达320亿元,且年复合增长率达10%左右。随着高铁宠物托运频次与运力的不断提高,未来或将撬动更大的携宠出行市场;其核心逻辑在于:铁路网络化、高频次、高稳定性的特点,完美契合了养宠人士中长途出行的痛点,大幅拓宽了宠物出行市场的新场景。因此,本次高铁宠物托运试行所暴露出的新增需求,也将成为铁路部门未来完善相关服务的核心目标。毕竟,任何创新服务的落地都需要经历实践检验与动态调整。随着高铁宠物托运服务的持续升级,相信这些新增需求也将逐一得到解决。

(来源:央视新闻、宠业家、读特新闻)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