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骗取百姓“救命钱”的黑手丨廉议汇

尹传刚/整理
04-10 08:05
收录于专题:廉议汇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据国家医保局所属媒体“中国医保”消息,天津某眼科医院涉嫌骗取医保基金上亿元,公安部门已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经查,自2022年起,涉事医院法定代表人、院长等人通过宣传推广等手段接触患者,吸引市民到院免费体检,再谎称患者有严重疾病,继而通过虚假手术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医保骗保犯罪4700余人,犯罪手段多样、花样翻新。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陈广江(山东德州 媒体人):天津这起案件,暴露出当前医保监管的一些漏洞。比如,虚假诊疗链条长期运作,虚构手术、重复收费等欺诈手段长期隐匿,暴露日常监管的盲区。同时,涉事医院多次更名、反复违规,事后处罚未能形成有效威慑,其通过“换马甲”可以轻易复出。净化医保基金运行环境,亟须举一反三,堵塞漏洞。

李英锋(河北滦南 公职律师):医保骗保现象屡禁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骗保责任人员的综合惩戒还不到位,致使其付出的代价较小。从既往的医保骗保案例来看,尽管一些涉案医院因骗保被罚款,或被停业整顿,或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些涉案人员被追究了法律责任,但因骗保而受到禁业限制的涉案人员并不多。建议对医保骗保责任人员扎牢禁业限制“紧箍”,情节严重者应受到终身禁业限制。这样,可对相关人员产生更强的惩戒力、约束力。

罗建华(江苏徐州 职员):斩断骗取百姓“救命钱”的黑手是一个长期工程,想方设法加强打击力度是努力方向。一方面,要针对医保基金监管主体多、专业性强的特点,持续加快推进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提升监管效能,实现对医疗行为的有效管控。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医保基金使用管理专项整治,持续整顿医药领域乱象,加大对“靠医吃医”、套取医保基金等欺诈骗保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强大震慑。同时,鼓励社会监督,畅通举报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尹传刚/整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