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管理做足“绣花功” 古郡“织就”文明城
惠州日报 记者 谭琳 张斐 刘豪伟 邱若蓉 通讯员 方媛 李钰雯
2020-09-22 23:24

通过开展违规广告招牌清拆等多项综合治理行动,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城市形象再上新台阶。 林丽娟 摄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良法善治的探索史。

千年古郡惠州正致力于重新激扬雄武力量,以回应市民关切为出发点,以“绣花功夫”做好精细化管理,破解城市治理的难点,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如今,惠州的大街小巷旧貌换新颜,杂乱广告牌少了,“蜘蛛网”拆掉了,老旧小区微改造铺开,生活垃圾分类逐步推进,社区荒地变成了便民停车场,随风而来的鸟语花香令人神清气爽。在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中,一幅文明新貌和幸福家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提升城市品质

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市民的获得感倍增

城市环境提升事关民生福祉,也有利于城市品质提升。

在创建国内一流城市的号角下,惠州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大项目扎堆落户。伴随城市版图不断扩大,城市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环境却成为了发展短板。

为让市民享受安全、干净、有序、和谐的环境,今年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开展环境提升专项整治,打响一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歼灭战”:全面清理整治环境卫生和城市面貌,提升美化高铁、高速公路和重要主干道沿线环境,严格规范食品、出租车等重点行业监督治理,排查消除安全生产领域隐患。

“城市环境提升事关民生福祉,也有利于城市品质提升。”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开展治理的过程中,惠州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突出的市容环境等痛点难点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摆上综合整治的“手术台”,进行一场深度的治理。

在市区,户外广告牌整治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今年5月中旬以来,惠城区着眼于环境提升,依法拆除未经许可、违规设置、超期设置或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且无法整改的户外广告设施。截至昨日,全市整治户外广告(招)牌57876块(处),约72万多平方米。接下来,将根据市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结合惠城区文化、经济特色,制定全区重要节点的修建性规划,全面有序规范城区户外广告设施。

同时,生活垃圾分类点逐步铺开,垃圾处理能力有效提升。目前,惠城区不断完善专项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建设。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中,市环境生态园第一期日处理量达1600吨,满负荷处理量为2000吨。“小分类”垃圾配套终端处理设施,已建成了日处理能力达600吨以上的餐厨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目前全市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7650吨/天,全市在运行垃圾处理场有5座,处理能力约7850吨/天,以焚烧为主,基本可实现“零填埋”,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切实提升全市市容环境水平,全面消除“脏乱差”。惠州全面铺开地毯式“清零”行动,对照问题逐一进行击破。在城市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城管、环卫部门牵头重点对市、县(区)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等进行整治,加强对全市3万多处环卫设施和“城市家具”的日常保洁,保持城市干净整洁;在高铁沿线环境整治方面,惠州市城管执法部门已联合有关单位排查问题隐患4处,清理沿线乱堆放79处,整治河道排污口6处,拆除违法建设、废弃建筑等共68宗2.5万平方米,清理广告标牌81处2780平方米;在干线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方面,市交通运输局专门制定考核细则,每月开展督导检查,重点对交通设施、广告标牌、景观绿化等进行整治。目前,累计查处超限超载、物料遗洒等污染路面违法违规行为2509宗,清理沿线广告标牌设施813处,清理公路两侧房屋上方、围墙和公路附属设施上的广告标牌和宣传标语2829处,清理沿线违法建筑物、构筑物162宗,干线公路路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解停车难矛盾

繁忙路段通行顺畅,路内停车规范有序

停车秩序规范、交通环境良好,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惠州市区停车难矛盾日益突出,停车秩序规范、交通环境良好,已经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9月21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惠州市区江北三新集贸市场与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之间市政路看到,该路段紧邻三新集贸市场,且周边商铺、居民楼较多,停车位一直比较紧张。尽管如此,该路段停车秩序却比较好,大小车辆朝着一个方向有序停放在道路两侧的停车格内。

在惠州市区惠沙堤路、龙丰路等停车位相对比较紧张的路段,停车秩序也是越来越规范。只见龙丰路单侧设置了临时停车位,虽然该路段停车也是经常“一位难求”,却很少发现乱停车现象。车辆整齐停放在停车位内,非机动车也有序停放在规定区域内,整条道路畅通有序。一些车主一时找不到车位,也会想办法停进附近小区停车场,以免给道路正常通行添堵。

市民张利明家住惠沙堤一路附近,该路段早晚车流量比较大,晚上有不少酒吧营业,途经或前往酒吧消费的市民开车到这一路段时,都是尽量规范停车,为城市交通出行“添彩”。“道路两侧停车秩序越来越好了。停车规范不仅让路面看起来舒服,也方便车辆安全、文明通行该路段。”张利明认为。

记者发现,不仅市民有序停车、文明停车意识提高了,惠州市也正通过大力推进城市停车领域信息化建设,搭建智慧共享停车云平台(以下简称“停车云平台”)完成整合管理现有停车资源,加大停车设施投资建设力度,逐步深化惠州市停车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不断提升城市竞争水平,助推惠州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

据了解,惠州市智慧共享停车系统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先行通过搭建停车云平台,实现市区现有路内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互联共享和智能化管理;然后再通过投资新建各类停车设施,包括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楼等,逐步平衡供需关系,实现有效供给,快速化解路内双向“停车难”、交通拥堵、交通秩序较差等重点民生问题。

“利用停车云平台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管理停车场和路内停车泊位。”据介绍,停车云平台不仅可为市民提供查询车位、预约车位、停车引导、车位共享、反向寻车、智能充电以及移动自助支付等更便捷、更高效的停车引导服务,还可以为接入平台的运营企业提供托管服务、资源分享、服务升级、统一支付等服务,进一步提高智慧停车管理水平。

改造老旧小区

升级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居住品质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随着城市发展,市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老城区大量存在的老旧小区亟待改造升级完善居住环境。

“以前,小区楼栋的门有不少是坏的或者打开的,现在换上了密码锁,比较方便,也消除了安全隐患。”家住惠城区江北景富花园的居民游小姐告诉记者,经过改造,小区整个面貌有了很大改善,让她很满意。

去年底,为了探索建立老旧小区改造示范样板,市住建局筹集社会资本186万元,对市区江北景富花园和南新路1号两个小区进行试点改造。

在景富花园,记者看到该小区主要更新了消防设施和安全门禁系统,完善了排水管网和绿化,改造了停车场、自行车棚、老年休闲健身场所,添置了民生宣传栏等。

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两个老旧小区的试点改造,除了政府补助以外,该局通过协调社会资金,积极征求小区居民意愿,有针对性地对基础的配套设施进行了更新,同时也提升了公共服务类设施,得到了居民的认同和好评,为惠州市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借鉴和经验积累。

“目前正在对惠城区的1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接下来还将扩大范围。”该负责人介绍,借鉴试点经验,今年该局选择了1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将针对每个小区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改造升级,不仅要消除老旧小区安全隐患,改善房屋的结构和安全性能,还要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提升居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记者了解到,13个小区都集中在龙丰街道黄塘社区,目前正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接下来将对基础设施等进行改造。

近年来,惠州市大力推进老旧小区的改造。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既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有利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记者了解到,去年底,经摸排统计惠州市共有老旧小区622个,涵盖87894户。对这么多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资金筹措是一个大问题,同时还将面临地方统筹协调,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的问题。

对此,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资金方面,该局正在探索和完善居民、市场、政府多方共同筹措资金机制。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采取居民、原产权单位出资、政府补助的方式多元化推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

在改造模式上,该局正在探索政府统筹组织、社区具体实施、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在老旧小区改造各环节充分考虑居民需求,提高老旧小区居民购买服务的意识,完善协商机制建设,让居民充分协商。

此外,在管理上,还将强化统筹,完善老旧小区改造有关标准规范,建立社区工程师、社区规划师等制度,发挥专业人员作用。探索健全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管理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业主委员会或业主自治管理组织,实现老旧小区共建共治共享。

管好农贸市场

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群众吃得安心、消费得放心。

农贸市场与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息息相关,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和重要环节。疫情期间,惠州市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会同市商务局、市卫健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惠州海关、市疾控中心等14个市有关单位,成立了市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攻坚克难,全力推动惠州市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群众吃得安心、消费得放心。

近几个月来,惠州市围绕农贸市场、商超、食品生产企业、冷库冷链物流企业等重点场所,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相关“人员、产品、环境”核酸检测,对全市308家农贸市场、538家冷库等储藏的进口冷冻肉和水产品进行每批必检。经过各县(区)各部门的连续奋战,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51554份,其中,重点从业人员检测37286人次,产品检测6486份,环境检测7782份。截至目前,所抽检的人员、环境、产品检测的最终结果均为阴性。

为强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惠州市实行“二人一场”驻场监管制度,指定农贸市场联系人和驻点监管员对市场进行监督,实现农贸市场网格化管理,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主体责任,按“谁驻点谁负责,谁挂点谁负责”,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确保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督促落实“1110”制度,督促市场开办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抓好进场人员体温测量、佩戴口罩等日常防控管理,强化市场环境清洁消毒,严格整治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提升市场卫生环境。

今年6月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成立7个检查督导组,由市市场监管局领导带队分赴全市7个县(区)开展全覆盖式检查,督促防控措施的落实。在继续严抓疫情常态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三强化三覆盖”,持续强化冷库、冷链物流企业直接接触人员、产品和环境核酸监测每周全覆盖;持续强化落实市场环境每日清洁通风消毒全覆盖;持续强化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安全监管全覆盖,对重点场所、重点品种、重点人员进行全面排查、严格监管,严防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8月13日下午,市防控办组织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局、市疾控中心等部门讨论研究,制定应急预案,采用工作流程图表化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应急处置职责分工及工作流程,规范核酸检测及应急复核工作,落实传染源管控、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保护等防控措施,建立健全信息直报制度,强化异常紧急情况的处置与报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惠州市进一步强化溯源效率和水平,建立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在进口食品把关、产品追溯、车辆管控等方面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共同织密联防联控网。同时,惠州市要求冷库经营者100%登录“冷库通”追溯系统修改主体信息和录入库存的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信息,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出入库记录制度,提高排查溯源能力。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完成了100%。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记者 谭琳 张斐 刘豪伟 邱若蓉 通讯员 方媛 李钰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