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外环高速新围互通立交通过验收

宝安湾
04-09 08:17
摘要

近日,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新围互通立交交工验收会议顺利召开,标志着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与龙澜大道北延段新围互通立交已经具备试运营通车条件

近日,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新围互通立交交工验收会议顺利召开,标志着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与龙澜大道北延段新围互通立交已经具备试运营通车条件。

深圳外环高速新围收费站。

据了解,深圳外环高速公路自西向东,起于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向东经宝安区、光明区、龙华区、东莞市、龙岗区、坪山区、大鹏新区,终点接坪西路,全长约94公里,其中深圳段77公里(分三期实施),东莞段17公里。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100公里/小时。深圳外环高速新围互通立交位于福城街道章阁老村附近,主要施工内容为新围互通A、B、C、D匝道及主线拼宽接入段施工,11座桥梁工程,收费站收费大棚及休息站房等附属工程。

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围互通立交建设面临施工周期短、技术难度大等挑战。项目实际施工周期仅13个月,类比以往同类型项目,工期缩短近30%,且需在较小区域内完成桥梁、路基、机电等多专业交叉施工。同时,深圳市2024年度雨季长、降水量大,比近五年平均值高出近27%,对项目路基土石方工程、桥梁桩基础工程施工影响较大。另外,本项目是在车流量较大的外环高速主线旁进行匝道扩建,涉及的桥梁拼宽施工精度要求高,技术难度大;高边坡开挖、墩柱盖梁高空作业、预制梁架设等危大工程施工风险较高,尤其B2桥是在不中断通车的前提下进行的横跨外环高速主线小半径钢箱梁顶推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任务繁重。

面对挑战,项目建设管理团队通过技术赋能,运用智慧化、机械化手段提升工效,积极引进“远程控制高边坡在线自动化监控量测系统”“钢箱梁空间曲线多向智能协同顶推系统”等新工艺新技术,顺利实现了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各项目标。同时,还成立项目包保小组,管理下沉,组织各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实行“月-周-日”目标分解及考核的工作模式,创新利用无人机720°全景航拍,大角度、高视野核实现场机械设备和作业人员等资源投入情况,及时纠偏,确保完成建设目标。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与龙澜大道北延段新围互通立交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与龙澜大道北延段的交通转换,对推进区域交通互联畅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深莞惠交通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龙华新闻记者 宋彪/文 陈建华/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