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深圳市“十五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专家咨询会召开,会上邀请多位专家代表为深圳做好“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特聘教授、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金融学教授巴曙松在发言时表示,做好“十五五”规划研究,要回顾深圳走到今天取得巨大成绩的初心和原因,要把握新的国际国内经贸发展大格局大趋势。他说,深圳初期的发展得益于全球产业转移,及时吸引了全球制造业在深圳投资,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非常强大的制造能力。面对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城市,深圳要抓住机遇,推进并支持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推进产业布局全球化,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深圳曾是外资进入中国的第一站,现在可以在很多领域继续先行先试,更好服务中国企业“出海”。
巴曙松提出,过去40多年深圳成功用好了中国的“人口红利”,下一步要思考怎么用好中国的“工程师红利”。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深圳和香港是大湾区经济实力强、开放程度高的两个城市,深港强强联合,有很大的潜力在新的全球化时代带动中国在新的技术周期和国际竞争中实现科技产业创新突围,在国际贸易和经济格局重组中实现全球化布局突围,这也是未来支撑深圳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都市的重要的、中长期的强大驱动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