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足球少年共绘绿茵梦想!第六届中国城市少儿足球联赛深圳赛区启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松
03-31 12:31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3月29日,春意盎然的深圳阳台山足球公园迎来了一场属于少年儿童的足球盛宴。第六届中国城市少儿足球联赛春季赛(深圳赛区)在U7、U8、U9三个年龄组的激烈角逐中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主办的重要赛事,本届深圳赛区吸引了来自大湾区72支队伍、713名足球小将同场竞技,不仅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足球蓬勃发展的活力,更成为深化体育交流、促进少儿成长的重要平台。

赛事规模升级 创新赛制激发参与热情

本届赛事在延续往届高水准办赛传统的基础上,针对深圳本土特点进行了多项创新。据承办方负责人祝铭利介绍,为回应低龄段球员的参赛需求,首次增设U7组别,并采取“校园组”与“竞技组”分层赛制。“这样的设计既能让更多孩子体验比赛乐趣,又能为高水平选手提供进阶通道。”祝铭利表示。同时,组委会通过科学调整赛程,将低年龄组赛事提前至3月底,有效避开了深圳雨季对户外赛事的影响。

赛场上的小球员们身着各色队服,在专业场地上奔跑拼抢,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战术素养。来自深圳南山区强劲足球负责人卜文标评价:“从场地条件到裁判团队的专业性,都达到了国内少儿赛事的标杆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赛事全程通过深圳市虚现科技有限公司的4K多机位直播技术呈现,家长和球迷可通过云端实时观赛,这一创新举措收获了广泛好评。

大湾区体育融合加速 少儿足球生态初具雏形

“这不仅是比赛,更是大湾区少儿足球发展的风向标。”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王东博士指出,本届赛事的参赛球队除坪山区外,其余9个行政区均有球队参赛,并首次实现广州、东莞、惠州等湾区城市组团参赛,标志着“大湾区少儿足球联盟”的雏形初现。据统计,跨城参赛队伍占比达25%,较上届增长12%,折射出区域体育协同发展的强劲势头。

赛事期间同步的“阳台山足球青训座谈会”上,来自大湾区多地的教练员就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展开深度交流。九夏足球创始人冯景华认为:“通过联赛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将加速大湾区青训标准的统一和资源共享。”而深圳赛区作为连接港澳的重要枢纽,其办赛经验也为未来拓展跨境少儿赛事提供了宝贵样本。阳台山足球公园场地负责人朱大方表示,将协同阳台山区域资源为少足赛护航,为足球青训智囊研讨贡献力量。

小球员的成长舞台 家庭的温情陪伴

绿茵场内外,跃动的不仅是足球,更是孩子们对运动的热爱。连续两届参赛的深圳福莱奥足球俱乐部的小将阙灿森在场边兴奋地说:“每次都能遇到厉害的对手,但最开心的是赛后和新朋友交换徽章!”他的父亲阙先生一边整理孩子护具一边感慨:“这两年看着他从不适应对抗到主动指挥防守,足球带给孩子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团队意识和抗压能力。”

场边,家长们的助威声此起彼伏。来自惠州的陈女士周末陪儿子参赛:“清晨5点就起床赶高铁,但看到孩子进球后冲向场边的那个笑容,一切都值得了。”赛事组委会特别设置的亲子互动区,通过足球游戏、运动损伤防护讲座等内容,将比赛日延伸为家庭体育教育的实践课堂。

多方协力护航 打造少儿体育精品IP

作为中国少儿足球领域的重要赛事,本届联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多方协作。承办方深圳科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深耕青少年体育培训十余年,其专业团队从赛程制定到后勤保障均体现精细化运营;手拉手体育联盟依托大湾区近百家会员单位资源,为赛事输送了多名专业裁判和技术人员;而阳台山足球公园国际标准的场地设施,则为小球员们提供了安全、专业的竞技环境。

随着U7-U9组别赛事的火热进行,U10-U12组别赛事将于4月中旬接棒。赛事总策划阙鹏飞透露,本届优胜队伍将有机会参与暑期举行的全国冠军营,并与港澳青少年球队进行交流赛。这座创新之城的绿茵场上,正书写着中国少儿足球发展的新篇章。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