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校区激活基础教育对口帮扶“一池春水”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03-24 20:4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哈工大深圳校区自对口帮扶河源市东源县、连平县基础教育以来,聚焦河源所需,挖掘校区所能,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努力“授人以渔”,在扶“志”上下功夫不断激活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工作。“一池春水”,携手当地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途上奋力奔跑。

激荡教师之“志” 争做“四有”好老师

3月15日,连平县中小学、幼儿园3800余名老师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同上一堂大课。哈工大深圳校区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张惠屏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题, 为当地教师开展了一场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本质是点燃而不是灌满……”张惠屏说,在准备这场培训的时候,她思考了很久,究竟想在90分钟的时间里和大家分享些什么。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讲授,进一步点亮连平老师们争做“四有”好老师的大“志”。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哈工大深圳校区与东源县、连平县携手开展中小学校长与骨干教师培训,近三年来,100余名当地老师来到校区,参观考察深圳本地优秀中小学,汲取先进管理经验。线上,两县教师参与校区组织开展的学习培训累计达到近5万课时。校区相关负责人说,线上培训聚焦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等热点话题,主要就是希望给当地老师带来思维、观念上的启迪,点燃他们在三尺讲台上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勇气与志气。

在对口帮扶的过程中,东源县、连平县的不少老师,已经和校区的老师成为了“老朋友”。哈工大深圳校区、哈工大(深圳)实验学校与东源县、连平县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联盟。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党支部、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支部分别与连平县教育局、东源县教育局党建结对,双方结下深情厚谊。而人力资源处、教务部、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与两县学校通过深入交流,制定了“一地一计”“一校一策”帮扶方案,为当地学校开放校区“物理仿真系统”使用权限、常态化送教至河源……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陪伴并鼓励着当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点亮学生之“志” 在“大学之大”中涵养奋斗精气神

每个周末,信息学部2022级本科生纪翔天都会打开QQ,看看他300多公里之外的“好朋友”有没有分享最新的生活学习动态——他所在的“鹏程信梦”实践团,已连续多年在校区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地东江中学开展实践活动,累计服务当地学子逾1000人次。

红色宣讲、书信传情、科普教育……“鹏程信梦”实践团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与学业帮扶为主线,有机结合科普教育、心理辅导、素质拓展、实验实践等特色内容,温暖陪伴当地青少年成长。“我们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带领小朋友感受‘大学之大’,在他们心中点燃追逐梦想的志气与火种。”实践团负责人、信息学部2022级本科生刘宇航说。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宣讲会、航天日主题科普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校区现场送教,或是“连线”东源县、连平县中小学生共同听讲座、话科普已是常态。大家相信,哈工大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志气,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当地的小朋友们。

2024年8月,深圳校区“粤迹追光”宣讲团来到河源市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校区学子走上讲台,给小朋友讲述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故事。“‘大手拉小手’共上一堂别样的思政课,这种感觉真好!”宣讲团成员、智能学部硕士研究生蒋柏轩感慨到。

像“粤迹追光”宣讲团一样,在寒暑假,校区义工联合会及各学部、学院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连平县连平中学和东源县东江中学,成为了校区社会实践的重要品牌。两年多来,近200名校区学子利用假期时间前往当地,累计服务学生超过3000人次。“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的一句话、一堂课,或许都能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一些印记。”校区青年学子说。

(图片由哈工大深圳校区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