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中山市司法局等单位主办,中山市律师协会联合香港律师会共同承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湾区律英荟香山暨“湾区快车”交流活动在中山举行。
活动为香港、中山两地法律人才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共同研究跨境法律服务的合作与挑战等问题,推动粤港澳法律服务资源深度融合。来自省司法厅以及市委人才办、团市委、市司法局、市商务局、市贸促会等单位代表,中山市律师协会、香港律师会、高校、商协会及企业等社会各界代表参与活动。
签署多个协议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共建体系
活动中,市委组织部、市律师协会代表向在场法律人士推介并解读了中山人才政策、中山市支持大湾区律师执业“10+12”政策。活动中为2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颁发了“中山市涉外法治推广大使”证书,为首批“中山市涉外律师人才库”成员、首批“中山市涉外律师事务所库(综合类、培育类)”11家律师所颁发证书。
现场还举行了“涉外法律服务大讲堂”启动仪式、中山市涉外法律服务联盟成立启动仪式,并签署了一系列协议,进一步完善中山涉外法律服务共建体系。
近年来,中山积极探索涉外法治工作新模式,成为全省除广州、深圳外,首个成立涉外法治建设专门工作机构的地级市,在深化涉外法治人才组织保障、供需对接、合作交流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中山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中山市嘉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赞雄表示,中山有许多出口跨境电商,不少民营企业都有对外贸易。在对外交易、发展过程中,会涉及不同的法律体系,遇到各类涉外法律问题。加强香港中山两地法律服务交流,丰富涉外法律服务经验,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对中山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起到辅助与促进作用。
多举措促进两地律师行业融合创新发展
“大湾区跨境法律服务的合作与挑战”主题交流环节中,来自香港、中山的一众法律从业人士分别围绕《加强大湾区合作-如何把握“港资港法港仲裁”的机遇》《大湾区跨境法律服务协作的实践与展望》《跨境数据合规—大湾区企业出海“法律通行证”的设计与挑战》等展开学术与实践探讨。
香港律师会会长汤文龙认为,香港、中山两地律师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帮助内地企业“走出去”,把外资企业“引进来”。未来,两地将加强涉外人才培训交流,中山律师可以借助香港法律平台,接触相关法律课程,了解更多涉外法律服务工作。
“我们期待与香港律师携手,以法治赋能湾区发展。”中山市律师协会会长朱志强说。
中山市司法局涉外法治建设科科长刘月莹表示,中山现已培育涉外律师110余名,入库省级涉外法治人才35人。接下来,将重点在深化粤港澳法律服务合作、加强涉外法治人才梯队建设、拓展多元化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等方面,持续深化粤港澳法治协同。
香港律师代表还参观了火炬高新区博凯社区港澳居民法律服务中心和中山市涉外涉侨家事调解博凯服务站。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