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定格你与深圳公园的故事!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来袭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帅文清 /文
03-20 19:5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生活圈,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将于2025年3月28日至4月6日举办,采用双会场模式。福田会场为“笔架山体育公园+深业上城”、南山会场为“中山公园+荷兰花卉小镇”。

自1925年中山公园建成,到如今“千园之城”的崛起。深圳的公园是城市绿肺,更是深圳人生活记忆的容器,珍藏无数动人的故事。

千园之城简史

从“1”到“1000+”,一座城市的绿色进化论

深圳中山公园始建于1925年,是深圳历史最悠久的公园,见证了深圳城市园林百年发展历程。

1984年,水陆公园更名东湖公园,拉开了深圳公园建设的序幕。

1987年,四海公园建成,承载了改革开放以来来深建设者的奋斗记忆。

1990年代,洪湖公园 “荷展”、人民公园 “月季花展”、东湖公园“菊花展”,成了深圳人必打卡的“公园三部曲”。90年代逛公园是一种仪式感,是周末全家出动的“大事”。

2000年后,深圳公园进入“绽放期”。莲花山公园,让“登高望远”成了深圳人的新习惯;深圳湾公园,让“公园里看海”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人才公园,充分展现了深圳“深爱人才、圳等您来”的核心理念,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全方位构建人才休闲交流的新空间;大沙河长廊,以“学院之道”“城市森林”“活力水岸”三大主题,通过多样化的河岸景观设计,串联起沿岸的文化、科技、经济与生态,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项链”。

截至今天,全市公园总数增至1320个,千园之城迈向全域公园城市。按一天逛一座公园的速度计算,逛遍深圳所有公园需要3.6年。深圳用40余年时间,完成了“公园里的城市”的华丽转身。

公园与深圳人

生活的诗意,藏在每一片绿意里

公园对深圳人意味着什么?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四海公园的荔枝林上,是午后在深圳湾公园的海风中独处发呆,是傍晚在大沙河公园散步溜娃时的晚霞,是周末在人才公园运动充电的欢声笑语,也是在环西丽湖绿道(碧道)邂逅一环九景的舒心与惬意。

深圳公园的发展,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承载着深圳人的美好回忆。散步、慢跑、骑行、野餐、观鸟、赏花、看海、登高望远……公园已经成为深圳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老照片征集

用镜头,讲述你与公园的故事

以公园为城市文明的切片,串联深圳从小渔村到生态之都的蜕变,展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展览不止于怀旧,更构建对未来的展望。本次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诚邀您分享时光影像,讲述您与深圳公园的独家记忆。

公园在变,生活在变,但属于深圳人的美好记忆,永远不变。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绿意,都是一段记忆。无论是您与家人朋友在公园的欢乐时光,还是您独自一人与自然的对话,这些瞬间都值得被记录、被分享。

这一次,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南山会场-中山公园特别推出“百年印迹·城市影像”摄影作品征集,我们想看到您镜头的深圳公园百年变迁,听到您与公园的故事。

征集主题

粤影城与园·大湾区园林影像

作品要求

1. 作品内容须与深圳公园相关,可以是风景、人物、活动等。

2. 作品须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公开发表过。

3. 作品格式为JPG,大小不超过10M。

4. 投稿时请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及简要说明(如拍摄地点、背后的故事等)。

投稿方式

1. 邮箱投稿:发送至邮箱cgj523523@163.com,邮件主题注明“公园记忆摄影作品征集”。

投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3月25日

作品展示

优秀作品将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南山会场-中山公园活动现场展出,并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你的作品

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公园爆款”!

快来投稿吧!

让我们一起用镜头

定格深圳公园的美好

讲述你与这座城市的绿色故事

(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帅文清 /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