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880.4亿元,同比增长8.3%;全年社消零总额增长0.5%,扭转前三季度负增长态势;全年新设外资企业1446家,同比增长5.6%……3月20日,东莞市召开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商务工作成效,分析研判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会议提出,要聚焦“十四五”收官关键年,坚定信心、沉着应变,以“咬紧目标、精准发力”的务实举措,以“扩内需、稳外贸、提外资”为核心抓手,加码消费品以旧换新“五进”专项活动,实施“五外联动”拓市场,深挖外资“五张清单”潜力,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2024年成绩单:承压前行稳中有进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东莞商务系统迎难而上,实现主要指标企稳向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880.4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全国、接近全省,进出口规模和增量贡献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其中,保税物流业务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8.1%,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同比增长5.9%,发挥“压舱石”作用;跨境电商逆势增长0.6%,市场采购规模位列全省试点城市第一。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全年社消零总额增长0.5%,扭转前三季度负增长态势。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核销国债13.5亿元,关联消费超123亿元;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等重点项目落地,带动消费提级扩容。外资方面,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3.4亿元,优于全国、全省及广深水平,新设外资企业1446家,同比增长5.6%。
此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空港中心实现“全球认+一码通”双突破,进出口额近170亿元,提前完成百亿目标;东莞连续九年获评“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8家企业入选首批“广东老字号”,15家企业跻身“广东外资企业百强榜”,稳居全省第二。
针对当前工作,本次大会通报,外贸方面,1-2月全市外贸进出口2283.8亿元,增长21.7%。接下来将加强外贸调度,持续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加快“稳外贸30条”政策发布,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家装厨卫促销活动,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2025年形势研判:挑战与机遇并存
大会指出,当前商务发展面临多重压力。国际贸易形势复杂严峻,消费增长后劲不足,外资企稳压力加大,土地资源趋紧、储备项目不足等问题亟待破解。
但东莞仍具备应对挑战的底气: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加工贸易占比降至27.4%,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62.6%;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额突破3382.9亿元,占比达24.4%,东盟市场占比提升至15%;全产业链优势凸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抗风险能力增强。特别是2025年1-2月外贸进出口增长21.7%,增速居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一,一季度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为全年工作奠定良好开局。
促消费方面,会议强调,2025年将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重点推动汽车、家电、3C产品消费,开展“五进”专项促消费活动(进机关、社区、小区、厂区、校区)。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支持山姆会员店、小米汽车交付中心等项目做大做强,培育首店经济、首发经济。依托“草莓音乐节”等文旅IP,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展演节赛”融合场景,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稳外贸方面,实施“五外联动”组合拳,稳住欧美传统市场,拓展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组织企业参加“粤贸全球”境外展会,加快布局海外仓,降低关税冲击。推动保税物流提质增量,力争空港中心年货量突破200亿元,强化虎门港综保区等平台功能。
稳外资方面,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深挖“四张清单”项目潜力,推动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落实省市外资奖励政策,完善重点外企资料库,支持在莞外资企业申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加快水乡、谢岗等开发区争创省级经开区,增强外资集聚效应。
会议强调,全市商务系统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机感,用好政策窗口期,狠抓执行落实。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东莞将坚定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以实干实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