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需一只行李箱

吴笛
03-20 16:20
收录于专题:南海潮 • 散文
摘要

现在旅行者能够轻轻松松带上几十公斤的行李出没机场等公共交通场所,要感谢美国飞行员鲍勃·普拉斯

现在旅行者能够轻轻松松带上几十公斤的行李出没机场等公共交通场所,要感谢美国飞行员鲍勃·普拉斯,是他发明了拉杆箱,当然还有轻盈又结实耐用的ABS塑料等耐用材料的发现,才使得我们能够“拖重”健步如飞。

旅行箱让我们在远离家的时候还能够保持平常所用,依然满足你的偏好,还能够穿和用自在得体、方便自由。经常旅行,我会想到一个问题,既然一个旅行箱就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为什么还要占用那么多的东西。如果仔细盘算一下,我们可能有一辈子或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产”,其实“眼睛看不到”“顾及不到”的,实际是不存在的,有的自己偏好的“财物”,后人是不认可的。

一次我和几位学者去非洲看野生动物和维多利亚瀑布,在内罗毕转机去利文斯通时,由于航班延误,虽赶上了飞机,联运的行李却没有搬上飞机。我们并不知晓,于是在利文斯通那个小机场唯一的行李转盘边,望穿秋水地等候,直到转盘停转,上面也没有一件行李。我们才意识到行李没有运到,行李丢了。这才找机场工作人员“拼英语”,幸亏接机的地陪导游“色拉”逆行进到机场,用当地话沟通,才把寻找行李的手续办好。

在没有行李箱的日子里,突然感到从来没有的轻松。晚上不必打开行李箱放置物品,更不用翻检行李,考虑明天带什么物品上路,双肩包的东西大概10分钟就可以整理一遍。早上也不用把那“显摆”出的物品收纳到行李箱里,5分钟就把一眼扫到的几件物品捡拾放进了双肩包,快捷的感觉以致自己有了高铁的速度。原来你占有的,它也在占有你——占有你宝贵的时间。在行李箱不在身边的那些天里,感觉快捷了,轻松了,从容了,旅行有了一种新的体验。等我胡子拉碴的时候,那久违的宝贝行李箱回到了身边,行程也已接近尾声。我摸着拉碴的胡子在想,我还要不要打开这个行李箱?

现代化的进程体现在个体上,无非是行动的速度,也就是时空快捷便捷地转变。徐霞客穷尽一生,不过走了祖国三分之一的地方,大多数时间耗费在步行途中。现在走遍世界200多个国家的人为数不少,只要有愿望,有决心都可以去实现。而行李箱(行囊)就成了旅行的标配。著名时装设计师黛安·冯·芙丝汀宝有一句名言:“当你理清了行囊,就理清了生活。”而我的感悟是:人生只需一只行李箱,有时候一只也多,从人生的不同境界看,可能行李箱占有了你很多装不进的美好。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