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11大学毕业后,深圳24岁小伙文昭豪选择了应征入伍……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小虎 通讯员 张启涛
03-18 19:38
收录于专题:国防特报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父辈是土生土长的深圳本地人,自己又是211院校的毕业生,为什么要选择应征入伍?24岁的文昭豪,终于在今年春天穿上军装,为即将踏入军营做着最后的准备。

“应征入伍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我爷爷在我出生前就因见义勇为光荣牺牲,他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成为军人,我想是爷爷的正气和愿望传给我了吧。”3月15日,文昭豪在说起应征入伍的原因时说。

宝安区福永街道负责征兵的工作人员谈起对文昭豪的印象是:很健谈、很文艺、很阳光,“虽然他表面上好像不怎么说话,但聊起来很健谈,也很成熟。”

文昭豪是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毕业生,是今年宝安区应征青年中的高学历代表。刚进大学时,父母在与他交流未来职业规划的时候,他就提到了想参军。

文昭豪和父母在宝安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合影。

“他是家里的老大,人比较独立,送他去当兵,虽然有点舍不得,但也不担心。”文昭豪的父亲介绍,从小学到中学文昭豪都是班里的学生干部,对自己要求很高,经常帮助同学,“我们家的氛围很自由宽松,都是让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小时候选兴趣班,都是父母带着他自己去试听课,后来他自己选了钢琴。“他认定了目标就不放弃,一直坚持下去”,钢琴一学就是十年。

“我们对他的选择也很尊重,他喜欢弹钢琴,我们就给他找了深圳最好的钢琴老师”,后来他通过星海音乐学院钢琴十级,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乐理五级、钢琴八级,还得过国家级的钢琴比赛金奖。

对曾经取得的这些成绩,文昭豪说都应归于母亲的陪伴和辛苦付出,“那时每周要上两小时的课,上课来回的路程要两个小时,妈妈都一直陪着我。”

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支持下,文昭豪自己也很努力,而且很喜欢挑战。在刚上初中的一次班会课上,班主任问同学们谁愿意当班长,他第一个主动举手自荐。“虽然我没当过班长,但我想试试。”他说三年的班长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在老师和同学之间搭好桥梁,不但自己成长了,也收获了同学的信任。

“初三的暑假,我接触了网络游戏,虽然以前没有玩过,但还是被吸引了。”文昭豪说,虽然以高分考进了宝安中学,但对学习以外的世界也充满了好奇,小说、漫画、游戏也常常入迷,学业稍有落下。不过,“在老师和父母的引导下,高三我逐步找回了以前专注学业的感觉”。

“他在大一时跟我聊过入伍的事,问我的意见,后来因为入党了,当了年级的党支部书记,又准备考研就没应征,直到这次报名。”文昭豪的父亲说,他爷爷是在抓小偷的过程中牺牲的,他也很希望成为爷爷那样的人,我们父母对他自己的选择全力支持,期望他能走出自己一片的天地。

“参加役前教育训练营我感到十分光荣与自豪,同时也感受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同期的战友中,有习武八年的,有街舞能手,有长跑健儿,我要多虚心学习,踏实干事。”文昭豪说,他今后还需刻苦训练,提高自己的体能,“将来如果有机会,我还想留在部队发展。”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余海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小虎 通讯员 张启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