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梅林街道绿意盎然。日前,为落实“百千万工程”,并推动“首善福田”的建设目标,福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宏率领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及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梅林街道开展了一场以“畅通梅林”为主题的交通治理调研活动。此次调研采用“解剖麻雀式”方法,以绣花功夫破解交通治理难题,为打造宜居宜业的“首善之区”注入人大动能。
实地把脉问诊城市“痛点”
调研组实地调研了梅林片区的街巷及交通关键点,如梅丽路、梅华路、梅村路、中康路等等。深城交负责人汇报了路段交通综合治理成效,特别是通过企业助力投资3200万元(其中2800万元来自5家企业)用于道路微改造,使得15条道路得到显著提升,并获得居民高度评价。街道全面排查并修复了71公里内超过5700宗安全隐患,有效提升了道路安全水平。与交通、交警部门合作,对隐患进行了整改并通过宣传使主要路口遵章率提高了35%,亡人事故减少7成。此外,街道还优化了交通秩序,增加了2000多个共享停车位,降低了违停率约30%,提升了重点区域通行效率约38%,极大地改善了居民出行环境。
这些“小手术大疗效”的治理举措,让原本梗阻的交通脉络重现活力,赢得代表们“绣花功夫见真章”的赞誉。代表们对梅林街道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改进不仅改善了区域内的交通环境,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智慧碰撞凝聚治理共识
调研结束后,人大代表们回到梅林街道办事处召开座谈会。会上,深城交公司详细汇报了片区交通综合治理及其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接着,省、市、区的人大代表们针对如何进一步优化梅林街道的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梅林街道随后公布了下一步规划,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新建对外通道以增强跨北环区域的交通疏解能力;其次,打通断头路和瓶颈点,推动规划道路的实施;第三,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提升整体疏解效率,缓解片区内的交通拥堵;第四,梳理未纳入管理的道路,强化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最后,深化科技治理水平,探索新的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在各方智囊团的共同努力下,梅林街道的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逐渐清晰,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蓝图逐步展现,为未来的交通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人大代表吴晓莉的发言为这幅画卷增添点睛之笔,她表示,梅林的魅力恰在于其市井烟火与文艺气息交织的独特肌理。梅林街道不仅拥有梅林山、梅林水库等丰富的绿色资源,还有唤醒味蕾的市井美食,以及有滋养心灵的文艺咖啡,完全有条件打造“梅林漫行”品牌。她建议,串联美景、美食、咖啡等特色街巷,让市民在移步换景中感受城市温度,与新一代产业园、华强科创广场等科创区域形成紧密的“快慢相济、刚柔并济”的双城记。
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福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宏表示,交通治理既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答题,更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课。她提出“三个维度”的治理方略:在空间维度上,要构建“轨道+慢行”的立体交通网络;在时间维度上,要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在治理维度上,要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市民参与的共治格局。这番论述为梅林片区描绘出“通筋活络、气血调和”的治理蓝图。
这场贴近民生的调研,不仅衡量了城市治理的精度,也传递了以民为本的温暖。随着代表们的建议逐步转化为规划图纸上的具体措施,一个“快有快的效率、慢有慢的滋味”的梅林新图景正呼之欲出。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林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