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忽发信息来:七本旧书放在这个袋子里,袋子寄放你们小区保安室里,记得去拿啊。文字之外,附有一张照片。这真是意外的厚礼。只少我七八岁的学生,已年过三旬,在厦门工作,有妻有儿,生活倥偬忙碌的他,记得为师的书之爱,已是难得。厚礼之“厚”,不仅在于礼之稀罕,更在于用情之深之真。
我赶紧取来,一看,所选之书可谓深得我心。
七本书中最厚重的当属《海涅选集·诗歌卷》,由张玉书编选,译者分别为张玉书、冯至、钱春琦三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0月1版1印,印数20000册。封面素朴雅致,正中有诗人海涅的简笔画,其大小足足占有封面五分之四。封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有书名,分两排设置,“海涅选集”四个字较大在上,“诗歌卷”四个字极小在下。集中收录《阿塔·特罗尔》《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落穗集》等名篇。无意中瞥见封底左上方有几个字——“封面设计:张守义”,这是让几代人遥想不已的书卷气。
有一册港版金庸《倚天屠龙记》(一),为明报有限公司1983年9月5印,定价港币20元,美金4.5元。此书之独特处在于包着厚厚的书封。四十多年过去,牛皮纸书皮依然平展如新。可以得知,它经历过的几任主人均有可感的爱书之心,它辗转过的风风雨雨均有温和的善意。书皮不仅平展,还没有破洞,借如今时髦的话来讲,可谓颜值在线。
还有另外几册。其中,由复旦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两校中文系选编的《鲁迅杂文选》(下册),收入的是先生于1933年至1936年的作品,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73年9月出版。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夹着一张借书卡,借书时间起于1974年1月14日借书之人为黄钢成,终止于1996年1月9日,借书者是陈鹭宏。其中,1976年、1985年、1986年、1989年、1995年皆有人借过。以上或扉页上的公章,或借书卡上之记录,颇有几分寻人启事的意味。当年读中学的他们,至少也是“六零后”,如今算来多已过花甲乃至古稀之年。如能因书与他们结缘,听他们叙说当年借书往事、读书所得,岂不是快事一桩?当然,他们是多半不记得的。不管记得不记得,那一番阅读带来的影响早已潜入他们生命深处,内化为他们的精气神。
在许多人眼里,旧书即废品,可论斤买卖。假若一斤五毛钱,七本旧书能值多少呢?肯定不超过五块钱。在我眼中,旧书不是废品,其价格同样由其重量决定。然而这重量是不可称的,是可以感觉的。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