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田区景田南小区某栋居民楼里,家住7楼的陈阿姨凝视着新装的电梯显示屏,红色数字从“7”平稳跳至“1”。陈阿姨向记者感慨,这是自2023年她得关节炎后首次独自下楼晨练。“去年年中开始加装电梯,不到半年,住了二十多年的老房子就用上了新电梯,对于我这种住在高层的老人真是方便了不少!”
聂竹青:关爱老人应该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开始
据悉,陈阿姨居住的莲花街道景田社区常住人口约1.7万,约7100户,共有住宅小区14个,住宅楼76栋,其中46栋为多层无电梯结构,均为2000年底前建成。同时,一些老旧电梯存在运行问题,居民对电梯加装和换新意愿十分强烈。
这样的场景,正在深圳多个“高龄”小区上演。作为全国最早开启城市化进程的超大型城市,深圳在用电梯总量达19.4万台,其中使用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占比超22%,更有部分老旧小区未曾安装电梯。而居住在无梯楼房中的“悬空”老人,随着年岁增加行走不便,长期不曾下楼,亦是常事。
如何破解“悬空老人”出行难题?深圳这座创新之城正在以政策突破、技术革新和治理智慧交出一份民生答卷。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战略性的大举措,能促进城市的更新和发展。”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鹏信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董事长聂竹青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关注的议题之一是“老龄化”电梯的退出机制。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全国系统性解决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及提升老旧电梯安全的提案》。聂竹青表示,“我了解到,目前约有三分之二的老年人居住在楼龄超过20年的老旧住宅中,老旧住宅大都没有安装电梯。关爱老人,应该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开始。”
对于今年最新的关注问题,聂竹青透露,去年他在调研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就留意到不少已配备电梯的高层老旧小区,存在电梯老龄化问题,“每次看到老旧小区,我都会乘坐电梯感受一下,发现不少‘老龄化’电梯存在突然停顿、噪声等问题。”
住深全国政协委员聂竹青接受媒体采访。
他强调,“改造老旧小区既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能推动城市更新,更重要意义的是推动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和更新改造,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力举措。”
聂竹青指出,老旧小区居民中,老年人、行动不便者占比较高,电梯的缺失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不便。推动电梯加装与更新改造,能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促进社区和谐,助力城市发展。他呼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与支持,让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深圳老小区加装电梯。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取得进展 仍需多措并举破局
“为老旧小区安装电梯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目前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面临很多挑战。”聂竹青说,比如,部分低层住户因采光、通风、噪声等问题对加装电梯存在顾虑,资金筹集困难,加装电梯涉及规划、建设、消防等多个部门的审批等。但只要政府、社区、居民和社会各方加强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让更多的老旧小区装上电梯,居民的生活会更加便捷、小区建设会更加完善。
深圳市深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专家邢桂枝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关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深圳已经出台《深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规定》和《深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由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成立市级议事小组。“加装电梯需经单元内专有部分面积及业主人数‘双三分之二’同意,并由街道办统筹协调。方案细化了审批流程、补贴标准及责任分工,全市最高补贴35万元/台(七层及以上),按楼层递减。”
邢桂枝也表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推进面临诸多难题,其中居民意见协调是关键。低楼层业主因采光、噪声及分摊费用等顾虑常持反对意见。为化解这一难题,部分小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楼栋长”入户讲解政策、算经济账(如加装后房屋增值)及组织实地考察成功案例,逐步化解分歧。部分小区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量化电梯对低楼层的影响并提供补偿方案。
邢桂枝介绍,“技术与施工难题也是加装电梯中的‘绊脚石’。管线迁移涉及水、电、气、通信等多部门,需建立‘一小区一专案’机制,开通绿色通道。结构安全方面,加装电梯需避开建筑承重结构,优先采用‘软连接’设计(如连廊与主体分离),避免沉降导致楼体开裂。”
在提升老旧电梯改造后的运维效率方面,邢桂枝还提到,部分小区探索“物业+专业机构”托管模式,签订长期运维协议,由电梯施工单位对电梯终身全责任管理、维护。通过购买保险,施工方负责电梯日常运行保养及零配件更换(人为损坏和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除外)。“深圳也较早引入特种设备物联网技术,比如深圳市大方云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电梯轿厢内安装AI摄像头,在轿厢顶安装传感器,可识别电梯运行状态,实现困人事件及时反馈与处理。”
深圳某小区街道办张贴关于加装电梯的标语。
深圳创新与政策先行
关于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的问题,邢桂枝在采访中向记者介绍了深圳在落实国家《关于抓紧做好2024年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有关工作的通知》时的创新举措。“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城市建设较早,电梯数量众多,其中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占比较大。为此,深圳各个区制定了相关工作办法,由财政拨付专款用于补贴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为电梯更新改造提供了坚实资金支持。”
邢桂枝提到,深圳的财政补贴政策有力推动了电梯更新改造。如更新电梯补贴不超过工程总价50%,单台不超20万;改造电梯单台不超10万;大修电梯单台不超5万。申请条件为满15年以上的老旧住宅小区电梯,经安全评估且结论为更新、改造的,向区市监局申请指标。资金来源为财政补贴加专项维修基金(业主众筹)。
2024年11月,广东省住建厅、发改委、市监局联合发文,对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意向进行汇总,明确2025年至2027年计划任务明细表,拉开超长期国债补贴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序幕。补贴标准为15万每台,申请条件为满15年以上的电梯。目前深圳市宝安区、福田区等已经中止电梯旧改地方财政补贴,转为重点推进超长期国债补贴。
聂竹青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完善“老龄化”电梯的退出机制。“老龄化”电梯退出机制涉及电梯退出、资金筹措等多方面内容。“电梯和汽车一样具有使用年限,而在部分建成时间较长的商业场所、办公大楼、住宅区,一些老旧电梯存在运行噪声大、零部件老化、安全性能下降等问题,给居民和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和安全隐患。”因此,他建议可以设定电梯的使用年限或安全红线,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专门的电梯鉴定机构,对可能达到报废条件的老旧电梯进行专业检测和评估,一旦电梯达到或超过该标准,必须予以退出和更换。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