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各方力量 共促民营经济发展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理论特刊

洪向华 杨佳惠
03-03 08:27
收录于专题:理论周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 提要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发力,营造正确认识、充分尊重、关心民营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在今年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此次座谈会对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释放了中央持续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进一步帮助企业提振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更系统回应了新发展阶段民营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未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政府层面要加强制度性保障与政策精准度,统筹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

“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为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优化要素供给与金融服务。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是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的关键,要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一是优化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支持征信机构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征信服务,为民营企业向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提供便利。二是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鼓励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创新合作机制。三是共享公共数据资源。支持民营企业对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依法进行开发利用。

强化公平竞争与权益保护。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石,也为民营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允许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二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出台政策措施要经过公平竞争审查,并定期评估、清理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三是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加速法律体系完善与政策落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政策的有效落地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法制保障。二是及时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有效破除市场隐性壁垒,拓宽和激发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和创新活力。三是可建立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确保一系列政策举措准确无误地落实到民营企业身上,保障民营企业真正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

企业层面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要“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技术研究。民营企业应根据国家战略需要、行业发展趋势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共性基础技术和前沿交叉技术。二是参与数字化共性技术。民营企业应积极开展数字化共性技术研发,参与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应用创新。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无论是对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对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是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二是加强风险防范管理。民营企业要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建立覆盖企业战略、规划、投融资、市场运营等领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社会层面要正确认识与充分尊重民营经济,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的力量,还需要社会层面积极营造正确认识、充分尊重、关心民营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与政府、企业形成合力。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贡献和作用。二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环境。对民营经济人士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理解、宽容、帮助,对那些在经济发展、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三是依法严厉打击以负面舆情为要挟进行勒索等行为,健全相关机制,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推动社会资源协同,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持。一是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民营企业共建实验室。通过共建实验室,民营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支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二是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功能。行业协会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服务,帮助企业深入理解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帮助企业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三是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为一些缺乏数字化转型经验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帮助企业选择适合的数字化工具,指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引导民营企业践行“先富促共富”,不仅可以实现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还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一是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家做发展的实干家和新时代的榜样。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个人价值,向全社会展现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二是要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力所能及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多向社会奉献爱心,积极推进共同富裕。

【洪向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杨佳惠: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博士】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洪向华 杨佳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