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国众联建设工程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西勤的电脑里,已经形成了多份建议初稿,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深圳珠宝玉石产业发展、未成年人保护等,都是她今年的关注点。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持续推动湾区融合发展
从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黄西勤有着丰富的履职经验。在她看来,无论是政协委员还是人大代表,不同的是履职平台,但为发展建言为民发声的要求是共通的。她自己定了一个二十四字履职准则:“心系人民,深入调研,跨界合作,持续学习,敢于担当,务实高效。”
在黄西勤的日程安排里,每个月都留有调研的时间。过去一年,她就参加了全国人大组织的多次调研活动,也深入到深圳各社区、产业联系点听取意见建议,这为她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深入的行业洞察,是她形成两会建议的基础。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一直是黄西勤履职的一个着力点。她说,今天大湾区的“软”“硬”联通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方面仍存在瓶颈,需要进一步打通。今年,她就带来了关于扩展湾区律师执业范围方面的建议,希望推动整合更多粤港澳律师专业资源,提升大湾区整体专业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建议得到落实是最开心时刻
建议高质量,促成了办理高质量,去年黄西勤有多份建议得到落实。
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起,黄西勤连续两年对民营经济立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等提出意见建议。令她振奋的是,一个个实打实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去年,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务实举措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今年中央再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
城中村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关系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的大事。去年两会期间,黄西勤就推动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提质增效提出建议,呼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支持。去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由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建议得到落实,是我们人大代表最开心最自豪的时候。今年,我还要再接再厉!” 黄西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