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可以盘整出2亿平方米的屋顶存量空间,相当于30万亩土地。”2月26日,在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举行的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市政协常委、深圳农业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晨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他认为,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未来农业”有望让深圳人在日常生鲜类农产品上实现自给自足。
(视频编辑 肖邦昊)
郭晨提到,数据显示,深圳人每天消耗约2万吨农产品,这样大量级的物流运输压力使城市韧性面临考验,深圳人要吃上现摘现吃的“本地菜”存在挑战。然而,“今时今日新技术给了我们全新的可能性。”
他表示,随着环境控制、物联感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的成熟,未来农业将进化到可以“靠科技吃饭”。结合2022年启动的深圳城市第六立面提升行动,全市可以盘整出2亿平方米的屋顶存量空间,足够让每一户深圳人都吃上新鲜、优质、无污染、无化肥、无农药的农产品。
为实现此目标,郭晨建议,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深圳市民实现从“菜篮子”到“菜园子”的供给升级。
首先是打造国家级的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市属国资农业科技力量,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深圳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的整体优势,聚焦先进农业装备、农业机器人、农业数字孪生、农业空间技术等方向,整合境内外产学研资源,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其次,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家级的都市农业示范城市。依托城市第六立面提升专项行动,释放城市屋顶空间,结合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和零散插花绿地,成体系地建设一批无人、有机、景观化的都市智慧农场,让每一户深圳人都能在五分钟步行距离内找到属于自己的菜园子,让最前沿的农业科技在深圳率先应用示范。
此外,依托前述深圳探索和深圳实践,提炼形成科技驱动未来农业的整体解决方案,结合粤赣合作、深哈合作等工作平台,不断充实深圳乡村振兴工作的科技内涵,擦亮科技品牌,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贡献深圳力量。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