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赋能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华强职校点亮教育新样态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02-26 16:5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近日,华强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探索如何将 AI 技术融入教学实践,并开发实施了“AI 赋能实训实践” 课程。目前学校动漫艺术部已有多门课程完成对AI的深度应用,为学校教学创新提供了多个亮点案例。

“AI 赋能实训实践” 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AI在实训实践中的应用技巧,为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往未来职场的坚实桥梁。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刘润颖表示:“通过课程学习,我深入掌握了与人工智能进行高效交互的策略与方法。比如,如何构建精准的提问框架,以及如何利用AI提高效率。在文本处理方面,我能够借助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将复杂的文本文档快速转化为结构化的思维导图,显著提升了信息整合与知识管理的效率。”

在传统课程革新方面,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将多门传统课程与AI进行创意融合。动漫艺术部的教师团队将 “AI赋能实训实践” 课程与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课程内容深度融合,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AI技术的魅力与价值。

在“民俗村” 项目实践中,学生们运用所学AI技术,精准地还原了民俗风情,将传统文化元素以生动的动画形式呈现出来,不仅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杨雨彤表示:“我们使用了即梦、豆包、通义万相等大模型AI生成工具进行创意设计和数据分析。在这些工具的辅助下,我们高效设计出了深圳民俗新年文化村的活动方案、IP形象以及动画、盲盒等衍生产品,感受到了AI与专业结合时一加一大于二的魅力。”

而在 “校园 VI” 项目中,学生们运用AI为校园打造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视觉识别系统,从logo设计到宣传海报制作,AI技术贯穿始终,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AI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技巧。

AI 技术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师们通过参与学校“AI赋能教师课程”的培训,显著提升了AI应用能力,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备课并设计出更加精彩、生动的课堂,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

授课教师林雨欣在动漫艺术部将AI技术巧妙融入二维动画课堂,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她引入豆包、即梦等AI生图平台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学生们在AI的帮助下,创作积极性显著提高,不断产出一批批优秀作品。这些优秀作品的诞生,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多重收获。同时,教师们也在积极探索利用AI技术,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针对性的指导。

(华强职业技术学校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