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各级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助力女性就业增收

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02-23 23:18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城市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广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大力实施“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助力育儿妇女、大龄低技能妇女、困难妇女等群体就业。记者近日采访获悉,深圳各级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助力女性就业增收方面积极作为,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深圳“美丽工坊”帮助近70名残疾妇女就业增收

“美丽工坊”是由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福田区残疾人非遗技能定点培训基地——深圳市大爱艺术品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美丽工坊”机构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家美丽工坊。

深圳市残疾人“十佳创业之星”、福田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鱼皮浮雕画)代表性传承人、大爱艺术负责人宁雷介绍,公司至今共举办了132场鱼皮画手工艺培训班,培训残疾人学员超1500人,其中帮助67名残疾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如今,大爱艺术已经吸纳了8名残疾人在公司内就业,她们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听障大学生,范建军便是其中之一。2024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也是巴黎残奥会举办之年,范建军作为团队重要成员筹备用于“美丽工坊 绽放巴黎”中国残疾妇女文创作品展示活动的鱼皮浮雕画展品。

范建军

各级妇联用巾帼家政和巾帼直播带动女性就业增收

“靠着这份工作的收入,我供孩子读了大学,全家的生活也越过越好。”轻喜到家家政服务人员舒小倩说。

轻喜到家于2023年6月成立全市首个网约家政领域妇联,通过培训助力再就业女性、困境女性等群体提升职业技能和素养,增强她们的职业竞争力。2024 年,公司在深圳提供“妈妈岗”800个,成为2024年省级“妈妈岗”就业基地。

利利(化名)是深圳妇联“巾帼直播”电商就业创业赋能项目的优秀学员代表,她对记者表示,“非常喜欢带货主播这项职业。”她介绍,该项目主要面向全职妈妈、失业女性群体开展培训,项目合作单位给优秀学员链接了实操机会。虽然利利是“0帧起手”的新主播,但持续积累后收入可观。

据悉,自2022年5月,深圳市妇联推出“巾帼直播”电商就业创业赋能项目,线上线下共开展公益培训53次,共计为4.93万名女性提供免费直播带货技能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困境女性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

社会组织带动更多残疾女性就业增收

盐田区肢残人协会主席、盐田区沙头角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晓晶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但身残志坚,获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服装配饰设计技能竞赛第四名和“巾帼巧手”称号。

记者了解到,目前沙头角街道共有372名持证残疾人,其中有43名就业年龄段残疾女性和53名就业年龄段残疾男性,街道就业段年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100%,这组数字背后,凝聚着孙晓晶等助残人的心血。

“沙头角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作为街道社会组织,主要是通过‘免费技能培训+定向推荐就业’、辅助性就业、帮助自主创业等模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孙晓晶说。为解决服务对象就业难的问题,孙晓晶定期为25名女性开展技能培训,这些女性中有一部分已熟练掌握车缝技术,居家就可以为客户缝制衣服,还有一些女性可以独立在雇主家完成家政服务。

“今年3月,中心将与深圳狮子会梧桐山服务队一起启动‘助残扶残、衣缕情长’就业项目,开展缝纫技能培训,同期中心还将启动‘爱心空间坊’招募日常用品销售员,进一步带动包括残疾女性、社区宝妈在内的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增收。”孙晓晶表示。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