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深圳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当天下午,参加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嘉宾、列席人员陆续来到驻地报到并领取会议资料。读特新闻记者在现场获悉,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深港两地产业协同发展,绿色交通基建等话题成为委员们的关注热点。
深圳市政协科学技术界别委员连樟文告诉读特新闻记者,今年他将围绕大语言模型应用与数据要素环境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进行提案。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前沿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连樟文提出三个“加”建议:加快大语言模型部署,并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资源,推动AI应用场景创新;加快各业务主管部门开放公共数据,面向中小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加大力度通过开放业务场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年轻团队创新创业。“机会比资本更重要,要给年轻团队机会!”连樟文强调。
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报到现场。
深圳市政协常委夏俊表示今年提交两项提案,其中一条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构建“AI超级中医医师”。夏俊指出,“AI+中医”将是百万亿级的市场。深圳已涌现问止、华佗、盘古等AI大模型,市面上有企业成功研发AI四诊仪、针灸机器人等产品,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医的结合的可行性已从技术上得到了验证。他提出,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赋能中医现代化,构建“家庭—社区—医院”三级健康服务体系,打造“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精准”的医疗模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中国样本”。
“人工智能领域正在迎接一场轰轰烈烈的数字革命。作为‘科技第一城’,深圳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采取恰当的战略举措、做出合理的规划,走在时代的前沿?”深圳市政协委员刘建伟向记者透露,今年将围绕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提案。
刘建伟指出,目前社会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理解大多局限于技术和其简单应用,但在他看来,这是一场人类社会运行模式的根本性升级,核心在于找到模式或范式。他评价:“眼下的技术发展只是这场数字变革的前奏,真正的变革高峰和成功的时刻尚未到来。”
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报到现场。
“集疏港陆运重卡能源清洁化是减污降碳的有效途径,我今年的提案是《关于培育深圳市集疏港陆运零碳运力的提案》。”深圳市政协委员刘晓钰围绕这一提案提出如下建议:提前淘汰国四重卡补贴电动重卡购置与运营,赋予深圳港集疏运电动重卡优先路权,加强支持集疏港陆运电动重卡补能基础设施建设,按量补贴集疏港陆运电动重卡碳减排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零碳货运走廊”。
深圳市政协委员王晓蓉在接受读特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关注的话题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软硬件联通。“比如说在人才方面,怎么进一步便于人才交流,资金如何进一步流通,数据如何流通等。”王晓蓉表示,让深港两地产业进一步协同发展需要打破“藩篱”。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