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举办“科学教育•社会协同”资源对接交流活动,全市首批114个“一校一馆”开放共享

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文 毕晗/图
02-20 18: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月20日-22日,深圳市“科学教育•社会协同”资源对接交流活动在深圳科技馆(新馆)举行,来自政府部门、学校、企业等90余家单位参与,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与资源展示,展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同时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对接平台,推动教育资源共享。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汇聚政府部门、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集中呈现协同育人成果。多部门协同整合全市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场馆、公园绿道等公共资源,为科学教育提供实践场景;各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托“区+校+企+社+家”协同模式,促进校内外资源深度融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发挥学科优势,开发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前沿领域课程,打造高端校外教育基地;科技企业则展示了AI校园管理、基因测序技术等创新应用,推动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

据介绍,为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全市各中小学校(校区)将建设至少一个特色场馆,作为“每周半天计划”课程资源共享基地。活动现场,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等12所中小学代表宣读“一校一馆”共享承诺,宣布2025年全市首批114个“一校一馆”开放共享,与全市中小学校共享优质校内场馆资源。接下来,深圳将大力推进“三个1000”建设:建设1000个校外教育基地、1000个学校场馆、1000个社区“科学小屋”,打造“以万物为教材、把世界作课堂”的教育新生态,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文 毕晗/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