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数|0佣金!高调“杀入”外卖赛道,京东为哪般?

读特新闻记者 张铃佳/文 谢丰圳/图
02-17 17:20
收录于专题:特有数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面对美团、饿了么等深耕多年的外卖巨头,刚入局的京东能否真正分得一杯羹?

谈起外卖平台,许多消费者第一反应往往是美团或者饿了么。这两大平台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如今,随着京东官宣入局,万亿外卖市场或迎来新变数。


京东外卖低调上线一段时间后,于2月11日宣布启动“0佣金”招募商家入驻,5月1日前签约的商家都将全年免佣。这一举措标志着京东进一步让利商家,吹响了外卖行业新一轮竞争的号角。


然而,面对美团、饿了么等深耕多年的外卖巨头,京东能否真正分得一杯羹?


国内外卖市场潜力巨大,坐拥5.45亿用户


外卖骑手身着黄色或蓝色工服,头戴安全帽,穿梭于大街小巷,已成为中国城市和乡村的一道“流动风景线”。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达到5.45亿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自2008年中国第一笔线上外卖诞生,外卖行业快速崛起——骑手超1000万名,日均配送超8000万单,相关联的消费超万亿元,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外卖市场。



实体店迎来新增量、线上新品不断涌现、“银发外卖”热度攀升……在扩店、爆品、拓客过程中,中国外卖市场活力迸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电商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5年,我国即时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左右,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5万亿元。同时,2025年即时配送规模将超过5千亿元。尼尔森IQ的报告显示,即时零售用户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达到72%。特别是95后消费群体,即时消费成为日常。


对于京东来说,外卖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随着外卖需求的持续爆发和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涌入,京东进入外卖市场仍有广阔空间。


外卖江湖双雄争霸,大厂都曾想送外卖?


在京东入局之前,外卖行业已有不少大厂尝试分一杯羹。


2009年,饿了么成立。2011年12月,饿了么交易额突破1万单,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订餐网站。2013年,美团外卖强势入局,并迅速在二三线城市迅速拓展市场,快速拉近了与饿了么的差距。


经历多年发展,美团和饿了么已经是外卖领域的两大巨头。Trustdata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约为72%,饿了么占比约为15%,二者合计占据外卖市场87%的份额。


然而,这并未阻止其他巨头对外卖业务的兴趣。在京东之前,抖音、百度、快手、滴滴等公司都曾争相押注外卖业务。


例如,2022年抖音外卖开始布局,初期凭借短视频引流,上线“团购配送”,但因配送体系依赖第三方、商家运营成本高,最终收缩为“随心团”。同样,百度也曾以“白领高端市场”为卖点加入外卖“战场”,但运力投入不足,最终被饿了么收购。2024年6月,另一短视频巨头快手被曝光入局外卖。从模式上来看,快手与抖音类似,都是为商家提供外卖服务的平台支持,但配送服务由商家独立联系相关团队完成。


巨头们为何纷纷押注外卖业务?首先是外卖市场本身的吸引,外卖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目前的消费市场难以包揽所有的消费需求。另外,外卖费用占比低、利润高,也是吸引巨头入局的重要原因。


《2024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外卖费用在餐饮企业经营性成本中除税费之外占比最低,仅占营业收入的3%。这意味着线上经营正成为餐饮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渠道,以较低的运营成本贡献更多订单和利润。



报告还指出,外卖和新零售等线上营销模式已成为餐饮企业的重要盈利渠道。2023年,调研企业的外卖销售额占总营收的10.4%,较2022年增长2个百分点。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在线餐饮销售额增长29.1%,占餐饮消费总额的比重提升至22.2%。


这些数据无不彰显外卖行业的巨大吸引力。


京东入局是否能掀起大风浪?


京东外卖入局,是否会撼动行业格局?事实上,京东对外卖业务的谋划已久,但直到近期才正式官宣。


早在2022年6月,时任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就表示,京东已考虑进军外卖业务。2023年,京东即时零售更名为“小时达”;2024年5月,京东将即时零售业务全面升级,整合“小时达”和京东到家,推出“京东秒送”。随后,京东App正式上线“秒送”频道。截至2024年5月,“京东秒送”已覆盖全国2300余个县区市,合作门店超50万家,覆盖全品类商品。


打开京东app,不同于美团和饿了么将“外卖”作为第一入口的布局权重,京东外卖被安置京东APP“秒送”频道之下,且位于第二排。与“外卖”并列的还有咖啡奶茶、超市便利、美食、水果果切、生鲜菜场等共20个类目。


从京东当前的布局来看,“秒送”业务明显是在对标美团的核心业务,包括餐饮外卖、到店团购、即时零售以及其他本地生活服务。京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入“品质化”商家,提升服务档次;二是推行“0佣金”政策,吸引商家入驻;三是采用轻量化运营模式,提升效率。然而,京东的劣势也不容忽视:目前入驻商家数较少、市场竞争力较弱以及市场积累不足。

京东在发力的同时,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巨头也有行动。


美团近年来十分重视即时零售业务。2023年,美团研发投入212亿元,2024年一季度研发投入也达到50亿元。用70亿季度订单量支撑起470万骑手的运力池,配合无人机、自动配送车,形成高密度覆盖。


饿了么则选择错位竞争,押注“近场零售”。2024年,推出“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计划3年内接入10万家门店,主打“品牌直营+快速履约”。


短期内,京东外卖难以撼动美团、饿了么的地位。但从长远来看,凭借其品质背书,京东外卖可能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吸引高净值用户。同时,依托即时零售业务,京东外卖未来可以将外卖与3C数码、超市便利等品类打包配送,实现差异化竞争。若京东能在品质与效率间找到平衡,或将成为行业第三极,推动外卖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资料来源:新华社、界面新闻、新民晚报、中国证券报、中国报道、第一财经资讯、虎嗅app、Trustdata、网易科技、《即时电商发展报告(2024)》、《2024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2024-2025年中国外卖行业下沉消费市场研究报告》


编辑 谢小蕾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徐雅乔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张铃佳/文 谢丰圳/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