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6.5%!中山火炬高新区今年发展目标定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02-07 17:37
收录于专题:中山新闻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月6日上午,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当天下午,火炬高新区召开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以“向新图强、实干争先”为主题,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共绘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美好蓝图。

过去一年,火炬高新区抢抓深中通道通车的重大历史机遇,锚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向新力”,国家高新区排名提升4位、省内提升1位。其中,GDP增长3.5%,工业投资总量首破百亿元大关,社消零总额增长贡献中山市居首,高新区“挑大梁”作用充分彰显。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破7%、对全市增长贡献率超40%,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工改”拆除整理面积1563亩,全年招引项目169个、总投资超310亿元,三大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7成,“火炬制造”有了全新质感。

此外,以省级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为契机,新增“跨域通办”事项超100个;成立企业服务中心,举办“创新课堂”18场,依托“炬企服”解决诉求超300件。火炬深中跨市公交正式开通,水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环境持续改善。普高上线数首破4000人,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新升级,新晋“顶流”富逸城、老牌商圈太阳城热力十足,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更强。“百千万工程”全面提速,4个村入选第二批省级典型村,美丽圩镇“七个一”完成率达100%,新增绿化面积超50万平方米,“岭南水乡”风景线更加靓丽。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火炬高新区将锚定“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主阵地、全市创新发展主引擎、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大定位,以“七个聚力”走在前、作示范,全力打造一流国家级高新区。为此,火炬高新区定下了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提质增效,社消零总额增长5%左右。

今年,火炬高新区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积极培育“2+4”省级典型村,推进民众万亩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引导12家强村公司市场化运营,同时,谋划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吕文成粤乐IP、光BA等品牌,加快建设泡泡文旅乐园的乡村生态和海口粮仓的滨江景观。

深中大桥开通为中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火炬高新区将加快融入深中一体化发展,深化功能区统筹街道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深中合作创新区和鲤鱼产业园开发建设,完成一批产业用地、基础设施项目土地整备,扎实建设中山“东承”桥头堡。加快推进省级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做实企业服务中心,推广“炬企服”平台。加快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深度拥抱大湾区、大机遇。

此外,火炬高新区将同时抓好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推动一批低效工业园动工建设,打造更多“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模式,大力打造“湾区光谷”“湾区药谷”“湾区智谷”,健全招商“一盘棋”机制,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超10个,百亿级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的同时,成立服务业工作专班,引进一批服务业项目落地,推动一批高端商务酒店开业,促进一批企业“个转企”“小升规”,做强商圈经济、夜间经济,让城市的烟火气更浓更足。

火炬高新区还着力打造中山创新发展主引擎,进一步推进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力争新增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集团)1家、50亿元以上企业(集团)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并成立上市企业家协会,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发展。同时,进一步用好长理工、检科院、留创园等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争取火炬高科技产业中心大湾区分中心落地。

在民生方面,火炬高新区聚焦中山港优化提升和民众开发建设,打造人文融合的市民中心和产业邻里中心,打通提升港义路、环茂路、光丰路等一批道路,盘活一批闲置、围蔽地块,利用桥下空间打造更多小公园、小景观,让城市靓起来。同时,推动第四小学、三民学校改扩建和民众医院新院区建设,力争新增学位2200个,完成9个社区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打造“15分钟医疗圈”,让幸福生活更加可感可及。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海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