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哪吒2》上映
许多朋友都被它的
魔性画风和热血剧情彻底征服
在这部传奇的动画里
藏着不少古老的文物宝藏
它们穿越千年
悄悄地在银幕上“复活”啦!
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
是如何在剧中“搞事情”的!
结界兽
最受欢迎的当数结界兽!
这两个结界兽在电影中的身份不一般,是元始天尊送给太乙真人的礼物。虽然他俩个头、智商都不是很高,但长相却十分幽默,能力也是有的,被广大网友赞称“遇到谁都能扛3秒”!!!
两个结界兽在现实生活中的来头也不小。
他们两个的原型来自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大面具、铜兽面和青铜鹰形铃。
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粗眉结界兽有着夸张的大粗眉、杏眼和蒜头鼻,这些特征与三星堆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大面具的经典元素高度契合。比如,它的大“杏眼”设计,与三星堆青铜大面具的杏眼造型如出一辙。
卷鼻结界兽形象则综合了三星堆的青铜大面具、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兽面具和青铜鹰形铃等多种元素。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卷鼻结界兽的卷鼻子,这一设计与青铜鹰形铃的嘴部造型极为相似。
青铜大面具
青铜人头像
铜兽面
青铜鹰形铃
天元鼎
天元鼎精彩地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鼎文化。它整体造型借鉴了商周时期青铜鼎的扁球形腹和柱足设计,纹饰则融入了常见的饕餮纹和云雷纹。鼎在古代中国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天元鼎是阐教的重要法宝,这意味着阐教在诸教中的崇高地位与无上权威。
龙纹扁足鼎
商玉虚宫屋顶
在哪吒前往玉虚宫时,有一群仙鹤飞舞,其中两只仙鹤落在玉虚宫屋顶的鸱吻上。这一幕灵感源自宋徽宗赵佶的传世名作《瑞鹤图》。
《瑞鹤图》描绘了北宋政和二年上元节次日夜晚,汴京有群鹤在宫殿上方飞舞,最后有两只仙鹤停驻在宫殿鸱吻上的场景。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正脊的重要装饰,多塑造成龙形,有避邪、防火之意,是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赵佶将此景绘于绢上,寓意天降祥瑞、国泰民安。
瑞鹤图宋 赵佶
七色宝莲
太乙真人的法宝七色宝莲由一片片莲花瓣组成山峦的形状,与博山炉形如山峦的造型极为相似。
铜错金博山炉 西汉
太乙真人的“酒罐子”
在《哪吒1》也有大量文物形象出现。如在哪吒出生时,太乙真人喝酒的容器原型就是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彩陶以黑彩为主,部分晚期彩陶开始使用红、黑两彩,几何纹是马家窑彩陶的主要装饰纹样,常见的有同心圆纹、涡旋纹、三角纹、带状网纹、锯齿纹等。动物纹样在马家窑早期较为常见,以鸟纹、蛙纹、鱼纹等为代表。人物纹相对较少,但极具艺术价值,如舞蹈纹和人面纹等。马家窑文化晚期(马厂类型)彩陶中,变形纹样较多,如四大圆圈纹,圆圈内填以各种几何纹。
旋涡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涡纹彩陶瓮
饮酒器觚和乐器铙
在李靖夫妇为哪吒举办的三岁生辰宴会上,出现了饮酒器觚和乐器铙。
陶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夏商时较为流行。青铜觚始见于商代早期,商周时代流行,西周后逐渐消失。觚是一种常见的饮酒器具,通常长身侈口,细长颈、腹部较窄,口、底部为喇叭状。这种造型不仅美观,还便于手持和倾倒酒液。
青铜觚 商
父乙铜觚 西周早期
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流行于商代晚期。通常由青铜铸造,形状类似铃,开口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以安装把手。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编组使用。
象纹铜铙商·越
在商代,铙主要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是沟通人与神、生者与祖先的重要媒介。《说文》、《周礼》中也有关于铙作退军指示用器的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乐队的弹奏画面与唐三彩骆驼载乐俑鼓乐吹笙的场面也是十分相似。
编辑 秦涵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江晓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