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条中欧班列(深圳)“跨里海”铁海联运国际班列开行,全程跨越近9000公里

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文 刘羽洁/图
01-24 19:2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采用“铁—水—铁”多式联运方式

1月24日,满载日用瓷器等民生物资的X8186次中欧班列,从深圳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驶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在哈萨克斯坦跨越里海后,最终抵达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该趟列车采用“铁—水—铁”多式联运方式,全程跨越近9000公里,运行约25天,比传统全程海运节省约20天。

该班列为中欧班列(深圳)首趟“跨里海”铁海联运国际班列,其成功开行意味着深圳成功连接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是深圳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拓展中欧班列南通道布局的最新成果。

据了解,里海、黑海沿线国家众多、需求旺盛,开辟“跨里海”路线,可以更好发挥中欧班列(深圳)的战略通道作用,也能更好地服务深圳外向型经济发展,为本地企业出海提供稳定可靠高质的物流通道保障。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是一条集铁路和海上运输于一体的多式联运通道,东起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西至阿塞拜疆巴库,横跨亚欧大陆。相较于传统海运路线,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不仅路径更短,而且运输的整体可控性和可靠性也显著提升。

此趟跨里海班列的顺利开行,得到了市交通运输局、深圳海关、广铁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一步,中欧班列(深圳)将在“跨里海”班列基础上做进一步延伸,打通跨里海、跨黑海“铁-海-铁-海-铁”多式联运方式堵点卡点,形成深圳与欧洲“陆上直达+铁海联运”多元化通道布局,为深圳企业拓展“两海”及地中海沿岸、中东欧及西欧国家市场提供更便捷的物流服务,有效提升境外通道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编辑 温静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文 刘羽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