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候鸟”启航:从四川老家出发,去更远的地方

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文 葛墨含/图
01-23 10:1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深圳初体验:很大、很梦幻。

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乘巴士出发,历经两小时,年仅16岁的小晏抵达成都。然而,这只是他长途跋涉的起点,此行的目的地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小晏的父亲晏小波,是深圳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的一名公交司机。十年前,晏小波与妻子来到深圳,小晏就此成了一名“小候鸟”。今年寒假来到深圳,将是他第一次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度过春节。“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就一直在深圳工作。”日前,小晏向读特新闻记者吐露了心声。

小晏一家参加“飞跃思念,来深过年”活动拍摄新春写真。

深圳初体验:城市很大、很梦幻

小晏的日常生活极其规律。每天早上6点30分准时起床,晚上10点20分结束晚自习,11点上床睡觉。在这期间,他按照学校的安排吃饭、上课和学习。小晏告诉读特新闻记者,自己的生活仿佛被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表所支配,但早已习惯,甚至开始享受这种有序与安定。

两年前,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荣县重点高中,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荣县下属的乡村学校接受教育,由爷爷奶奶照顾。回忆起考上高中的那一刻,小晏露出了难掩的喜悦,“那时候真的很高兴。”

升学前的暑假,小晏第一次踏上前往深圳的旅程,亲眼看见了父母奋斗多年的城市。“社恐”“i人”……小晏时常用类似的词汇介绍自己。那次出行,他特意带上爷爷奶奶和弟弟,提前查阅了乘机攻略,生怕出现任何差错。“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小晏回忆道,“当时非常紧张,幸好提前做了准备,最后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小晏和弟弟。

当深圳这个曾经只存在于和父母对话中的城市,突然出现在眼前时,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区、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小晏觉得很“梦幻”。谈及对深圳的初体验,小晏表示,这个城市很大、很热,饮食也和自己习惯的不同。

暑假结束后,他回到荣县,开始了紧张而充实的高中生活。他所在的高中竞争激烈,周一到周六他住在学校,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周日则会在县城的小姨家休息半天,然后继续回校学习。这样的生活节奏,他已持续了一年半。小晏告诉记者,每天的午饭时间,是他最期待的时刻,那是属于自己的“惬意时光”。

尽管常被称作“学霸”,但小晏并不喜欢这个标签。他表示,自己并不会因为成绩的起伏而产生太大的情绪波动。偶尔,还会和同学们一起打羽毛球,放松身心。

今年1月,小晏参加了“飞跃思念,来深过年”活动,与其他十余名“小候鸟”一起踏上了特别的新春之旅。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深圳,相比第一次的紧张与新奇,他显得更加从容淡定。

小晏还分享了一个前往深圳途中的小插曲。高中军训时,教官曾赠送他们一个类似子弹壳的小物件,他随手将其放在书包里。“在来深过安检时,这个小物件被检测到了,但一直找不到,当时非常紧张忐忑。但安检工作人员十分耐心,一直等待我找到子弹壳,我这才如释重负。”这次来到深圳,他将和父母一起度过春节,这也是他第一次在这个城市过年。谈到假期生活,他笑着说,“我还有好多作业要做呢。”

小晏和弟弟。

从荣县出发,去更广阔的天地

“今年春节我们还没有特别的安排,”小晏说,“因为爸爸正月初一还有工作。”他透露,父亲已经五年没有回老家过春节了,今年将是全家五年来第一次整整齐齐在一起过年。“往年,我们在四川老家的春节也很热闹,有爷爷奶奶、弟弟以及成都的姑妈一家,妈妈也会从深圳赶回来。”小晏轻声道,“但每当想到父亲在远方独自过节,心里总会涌起一股说不出的伤感。”

晏小波坦言,自己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只能全心投入工作以支撑家庭开支。对于父亲的工作状态,小晏表示理解并心疼父亲的付出。“他们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小晏说,“但我能理解他们的选择。”在过去的十年里,小晏常被人称作“留守儿童”,但他并不排斥这个标签。“现在有了手机,我们可以视频通话。其实,除了不能面对面相见,其他都挺好的”。

问及是否有话想对父母说,他稍作停顿,显得有些踌躇。“希望他们别太累了。”小晏最终说出了心里的想法,“特别是爸爸,他真的很辛苦,有时候看着挺心疼的。”

小晏一家在拓印新春版画。

在“飞跃思念,来深过年”活动中,非遗艺术创作给小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与家人拓印出属于自己的新春版画,“因为有爸爸妈妈和弟弟一起参与,我觉得很舒服、很温馨。”

两年前,小晏从乡村走到荣县。未来,小晏有自己的规划和期待。因为喜欢成都,他希望能在那里上大学。至于再之后的“目的地”,小晏说,可能是深圳,也可能是更广阔的天地。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文 葛墨含/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