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浓!“光明大讲堂”举办春节文化讲座,深入解读中华传统节日

读特新闻记者 郑艳艳 通讯员 黄杨慧
01-22 11:37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万福友从春节的历史发展、传说与民俗、节令食品与诗词四个角度,将春节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一一呈现。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1月19日,“光明大讲堂”特别策划了春节文化活动,由作家、深圳市儿童文学学会会长万福友带来题为《节日烟火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讲座,带领听众探索节日烟火背后的文化密码、历史传承和精神内核,感受富有“年味”的文化春意。

“以下哪些节日属于中华传统节日呢?”万福友以提问开启整场讲座,小观众们踊跃举手,气氛顿时热烈起来,随后他一一分析作为“中华传统节日”的四个必备特征:根植中国、历经岁月沉淀、承载传说与人物故事和蕴含丰富民俗。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里,万福友从春节的历史发展、传说与民俗、节令食品与诗词四个角度,将春节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逐一呈现,通过梳理春节的文化脉络,讲述有趣的风俗故事,赏析与春节相关的诗词,展现春节文化的深厚底蕴。

讲座中,万福友带领听众深度解读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与白居易的《客中守岁(在柳家庄)》。李世民的诗描绘了守岁时的欢宴饮酒,宫殿的繁华盛景以及通宵歌舞的热闹场面,展现了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而白居易的诗则表达了客居他乡、独自守岁的孤单寂寥和对家人的思念、节日团聚的渴望。尽管两人在春节时的境遇与心情不同,但他们共同表达了对“年”这一特殊时刻的情感共鸣,对阖家欢聚、共庆团圆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此外,万福友现场还展示了为“光明区图书馆”“光明大讲堂”创作的新春对联:“光明迎百福,友善纳千祥”。他随后详细介绍了这副春联所蕴含的内在含义与美好寓意。在互动环节,万福友为积极提问的听众赠送了他编著的书籍《藏在古诗词里的节日》,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节庆氛围。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郑艳艳 通讯员 黄杨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