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未来感的飞行器集中亮相,头部企业集结提速低空经济新赛道……1月16日,记者在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现场了解到,鹏城之翼等知名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已经入驻中心,产业集聚效应正带动低空经济加速“高飞”。

16日,深圳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展示的飞行器吸引中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
“这里是宝安区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宝安交通集团明澜低空经济产业服务公司副总经理何志钦介绍,中心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大铲湾蓝色未来科技园,于去年5月启用,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功能规划有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展示中心、低空飞行行政服务平台、科创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及城市交通体验中心。“未来我们将逐步引进一些服务窗口,如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海关、税务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宝安低空经济发展。”何志钦说。
在中心一楼的飞行器展厅,记者看到,颇具“赛博朋克”的工业载重直升机、可以乘坐两人的电动无人机、集齐民用航空器适航“三大通行证”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鹏城之翼”……十几家企业展示的载人级和载货级飞行器,让整个展厅充满未来感。
采访过程中,记者碰到了一群来现场参观的中学生,他们正围着无人机和零部件好奇地询问讲解员。带队的新安中学高中部德育处老师叶海洋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参观,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知识,也认识以后可能从事的职业。”
据了解,中心可以进行无人机飞手培训,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透露,目前低空经济的飞手缺口有100万。
与此同时,距离中心30多公里的燕罗街道燕川社区,在忙碌的无人机系统应用测试基地里,一架架无人机正在进行悬停起降、精准转弯等一系列机动动作。
该基地目前一期用地为9000平方米,已建成3个不同直径的旋翼类无人机起降场。“基地与中心同时启用,可以为辖区无人机企业提供免费的验证、测试服务,目前有多家企业在此进行试飞。”何志钦介绍,截至1月9日,该测试基地累计总测试飞行时间2476小时,起降10737架次。
无人机送血、无人机接驳无人车智慧物流等多种应用场景,已经在宝安落地。作为深圳的空中门户、航空航天产业聚集地,宝安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拥有大湾区核心区位、雄厚产业配套、广阔应用场景等多重优势。目前宝安已聚集了丰翼科技、科卫泰、亿航智能等低空经济头部企业,无人机及关联企业超过200家,形成了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外卖“飞起来”,打“飞的”出行,乘坐无人机在海上观光等场景,正逐步在宝安成为现实。“未来,我们将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下功夫,发力应用场景,让飞行器实实在在飞起来,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何志钦表示。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