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质贷”推动质量品牌变真金白银!广东累计使用质量融资增信授信额度超789亿元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粤市监
01-13 19: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月13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其深化“粤质贷”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打造规模化、多元化的质量品牌,让“质量+金融”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粤质贷”找准拓宽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增信渠道的突破点,形成凭“质”获“贷”、以“贷”提“质”的良性发展循环。截至2024年底,广东累计使用质量融资增信授信额度789.65亿元(人民币,下同),受益企业达1624家次。

开展质量融资增信,有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并优化改进金融服务。近年来,广东探索建立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创建“粤质贷”公共品牌,无偿提供给所有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开展质量融资增信业务工作时使用,引导金融机构运用质量融资增信工具对优质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开展金融服务,“以质为信”优化传统抵押贷款模式。

江门某化工公司是一家专注环保涂料研发、生产、销售和应用的综合型化工涂料公司,获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初,该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中国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通过绿色通道,快速为企业发放3年期500万元的贷款。这得益于江门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发布的全省首个“质量贷”金融产品——“邑质融”。

获得贷款后,该公司将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研发攻关。“能够把质量‘软实力’变为金融‘硬资产’,让长期坚持质量强企的公司尝到甜头,更加坚定我们强质量、重品牌的信心。”该公司负责人说道。截至2024年12月,江门市市场监管局推出的“侨都质量贷”系列专属金融产品已累计发放贷款193.12亿元,形成质量融资增信产品化、普惠化、可量化、共担化的“四化”发展模式。

开展质量融资增信,除了有利于促进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是深圳质量融资增信业务首批试点银行之一,其推出“深质贷”质量融资增信产品,通过整合企业登记注册、司法、税务等数据,开展信息交叉分析,支持实时预授信,为质量效益型小微企业提供专属信用贷款服务。

“深质贷”为深圳首款质量融资增信产品,着眼于融资增信供需两侧的需求,以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为纽带,精选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质量创新等5大要素、21项指标,连通广大优质企业和金融机构。为优化办理服务,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征信共同打造“小微通”平台,上线“深质贷”产品,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申请入口,拓宽质量效益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截至2024年底,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深质贷”产品向47家企业授信2.56亿元,并提供利率、还款期等多项差异化优惠。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粤市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