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近年来,南海区精心培育“南海有理”宣讲品牌,通过“理论+”融合模式、“理论赛”多元活动,构建起“有趣有料”的理论磁力场。理论宣讲大赛连续两年纳入全省主题宣讲体系,推动2023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的生动实践我来讲”、2024年“新时代 我来讲”等省级宣讲活动落地南海,经验做法入选广东省宣讲工作优秀案例,多次得到南方日报等省媒关注报道,宣讲微视频专栏流量超100万,“南海有理”理论宣讲大赛展演活动获《广东新闻联播》深度聚焦,充分展现了“南海有理”宣讲品牌在基层的鲜活生命力、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聚焦“谁来讲”培育优秀队伍,锻造宣讲“生力军”。做好新时代基层宣讲工作,关键是要培育一支强有力的宣讲人才队伍。一是党员干部带头讲。党员干部熟悉党的创新理论的“顶层设计”和在现实中的“生动实践”,带头“宣”出信心,“讲”出味道,受众更容易跟着学、照着干。如全国人大代表、儒溪村党委书记陈旺弟用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生活话语道出儒溪蝶变之路,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二是专家学者示范讲。通过定期开展示范宣讲、专家评课等,构建起以南海讲师团为核心,涵盖“百千万工程”、国家安全等专业讲师团的“1+N”超300人宣讲骨干队伍,并根据不同主题定向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资深讲师和行业精英开展专题宣讲。如新质生产力专场邀请华南理工大学何志才教授及来自“政企产学研”领域的8位宣讲人。三是青年人才生动讲。以赛为媒,宣讲员从科创、医疗、文艺等领域被“挖”出来,青年占参赛选手的大多数,通过青年力量丰富宣讲语言,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深耕“供给侧”优化输出质量,激活宣讲“神经末梢”。宣讲内容“实”起来,宣讲语言“鲜”起来,宣讲方式“活”起来,才能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一是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民之关切。举办“南海有理”理论宣讲大赛,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千万工程”等8个热点主题展开,把“大主题”转化为身边人身边事的“小切口”,用群众关切点找准宣讲结合点,讲好贴心话、暖心话、鼓劲话。二是促进“文件语”和“家常话”融通融合。不断探索创新宣讲技巧,用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语言宣传党的政策,如用网络热词等“青言青语”拉近距离、现场演绎粤曲引入粤剧文化的传承创新等,使宣讲形象鲜活、入情入理,大大提高宣讲的“抵心率”。三是创新“送宣讲”与“种文化”有机结合。推动宣讲既在“人”上花心思,在“新”上求突破,也在“文”上下功夫。比如,以“文艺+宣讲”形式,将红色本土小品《福昌茶居里的秘密》、歌曲《南海之脉》、大地艺术节艺术项目《醒狮操·寤》与宣讲创新融合,提高文化认同。
瞄准“需求端”贴合群众心声,打造宣讲“靶向式”。深化分层分类到达机制,着力提升理论武装的覆盖面与实效性,用宣讲广泛汇聚社会共识。一是推动宣讲工作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大中小学、区镇党校到田间地头,不断扩大宣讲阵地,同时,成功探索“校地合作打造青年理论宣讲高地”模式,灵活链接南海高校平台,开设“新时代好青年”“大思政课”主题专场,实现青年之声传递青年力量,把党的好声音送到青年心坎上。二是推动“群众评分”与“宣讲面对面”紧密对接。通过“流动式”送宣讲、“定制式”开宣讲、“晋级式”比宣讲,满足群众多重“口味”需求,做到宣讲“精准滴灌”,真正把话筒递给群众,实现听众与宣讲员的“双向奔赴”。三是构建网上网下共享与线上线下互动工作格局。在学习强国、佛山+APP等平台,开设宣讲专栏、“指尖课堂”,并深耕基层培育沃土,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4个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实践点,让多样化、精准化、高质量的宣讲直达广大人民群众。
理论宣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交流。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新时代的理论宣讲,必须具有时代的味道,符合大众的口味,不断创新宣讲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一方面,要创新形式载体,让宣讲内容出“新”更出“彩”。及时完善更新与新形势新任务相统一的宣讲内容是宣讲工作的基石。精准把握受众需求,发展“互动式”“文艺式”“体验式”等新宣讲方式,将理论通俗化、知识形象化,利用宣讲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改革深入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品牌打造,让宣讲成果出“精”更出“圈”。宣讲品牌是宣讲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展示城市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的重要窗口。鼓励各领域结合所长打造“理论+”,做精宣讲融媒产品,保持群众参与共创共享的热情,一场宣讲拓宽一个阵地,一个里程连着一个里程,不断擦亮“南海有理”宣讲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从“指尖”传到人民“心间”。
(文 | 蓝轩,作者单位: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宣传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十五运会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现场,31岁的老将汪顺第八道出发,最终以4分14秒90的成绩强势夺冠,成为全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请问汪顺累计共斩获多少枚全运会金牌?
2025年11月17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仰泳项目男子50米决赛中夺金的徐嘉余选手代表的是哪个地区?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