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 | 七载光影回顾深中通道建设历程

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鹏飞/文 周红声 刘羽洁 曹鹏飞 胡蕾 赖犁/图
2024-12-31 17:29
摘要

七年磨一剑,天堑变通途。2024年6月30日,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是一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全长24公里,创下10项“全球之最”,深中通道是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跨越伶仃洋,让“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实现了跨海直连,是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正值元旦,距深中通道开通行逾半年,据广东交通部门消息,深中通道日均通车量已近十万次,国庆长假期间更是达到了15.5万辆次的峰值。

深中通道的建成,不仅彰显了我国在超大型跨海工程建设领域的卓越实力,更对大湾区内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起到了关键作用。于海天一色间,这条钢铁巨龙傲然横卧波涛之巅,勾勒出一幅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壮丽图景。

从“浪尖落子”到“风中引线”,再到“海底绣花”。深圳特区报记者跨越七载春秋,用镜头定格深中通道诞生的每一个珍贵瞬间,这不仅是记录一部波澜壮阔的建设史诗,更是对“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的生动诠释。

气势恢宏的深中通道

以下为时间线:

2017年5月1日,西人工岛首个钢圆筒振沉成功,深中通道落下全线“第一子”。

2018年10月8日。福永码头西南侧不远处的海面上,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建设正在有序推进。3000多根钢板桩围拢而成的屏障内,施工船正进行回填砂作业,这是东人工岛的临时堰筑段,未来将是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和桥梁过渡交汇点。

2019年4月26日,伶仃洋大桥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记者在伶仃洋大桥东塔施工现场看到,东塔的56根桩基施工已经完成,从海平面直插海底岩石。这是一座漂在海上的特大悬索桥,整座桥身重量达到30万吨,靠东西两座高270米的主塔和东西两座海中锚碇撑起来。

伶仃洋大桥是全离岸结构,东西两个锚碇全部位于海中,国内外罕有类似案例供参考,桥梁建设尚无直接经验可供借鉴。据工作人员介绍,东塔处于航线密集的珠江口,且处于台风等恶劣天气多发地,在离岸复杂海域施工,人员设备进场、调度困难,协调营造良好施工外部环境难度大。据介绍,围绕项目技术特点和难点,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从结构理论、技术标准、施工工艺等各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项目专用的技术标准体系,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6月3日,东人工岛岛壁施工及岛内回填砂施工,堰筑段围护结构施工及堰筑段西端基坑土方开挖。

2021年8月30日13时,历经38小时连续施工作业,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东端首个管节E32完成沉放安装。此次对接沉放的E32沉管是最宽管节,长123.8米,横断面由53.5米逐渐变宽至55.46米,高10.6米。

2021年8月30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塔已封顶。

2022年7月13日,深中通道项目完成海上非通航孔桥第200片箱梁架设任务。

深中通道海域箱梁架设运输线路长、穿越航道多,且取梁、运梁及架梁均需特定潮位方可进行施工,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本次吊装作业地点紧邻珠江口横门东航道,航道过往船只多、载货量大,浪涌对船舶影响大。”中铁大桥局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表示

为攻克难题,项目提前开展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专门的箱梁架设课题研究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完善各工序间的协同机制,确保过程工序管控到位,人员协调高效,实现箱梁的安全、顺利、精准架设。

伶仃洋上,中山大桥,多台摊铺机、压路机依次排开,随着车辆纵横往复,黑色沥青路面徐徐铺开。

2023年3月12日下午3点,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称,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中山大桥钢桥面铺装顺利完成。当日铺装面积达22600平方米,再次刷新该项目创下的热拌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世界纪录。

2023年3月20日,建设者在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进行钢箱梁吊装作业。 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主跨1666米的三跨吊全漂浮体系悬索桥,主塔高270米,共有213个钢箱梁节段,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计划今年4月完成合龙。

2023年4月28日,记者获悉,国家重点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标志着项目桥梁工程实现全线合龙,距离项目建成通车更进一步。深中通道跨海段长22.39公里,其中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2826米,为主跨1666米的三跨全漂浮体系钢箱梁悬索桥,创三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悬索桥;大桥桥面高达91米,是世界最高桥面海中大桥;大桥锚碇重达170万吨,是世界最大海中锚碇。

2023年11月28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贯通。项目全长24公里,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2024年3月12日,深中通道建设者在桥面进行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桥伸缩缝安装。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成功合龙

2024年6月11日,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顺利推出,贯通测量结果表明,实现了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距离2018年4月海底隧道沉管钢壳试验段开工5年后,这座“海底长城”终于合龙,深圳和中山两市在伶仃洋海底实现“牵手”。

此前,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已由东西两侧往中间依次沉放对接了31个管节。6月8日开始最后一个管节(E23)及最终接头的整体浮运安装,至今日完成最终接头推出对接,共用时近70个小时,一举实现关键控制性工程突破。

2024年6月30日15时,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

2024年6月30日,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

湾区枢纽,三条交通线同框。

气势恢宏的深中通道

2024年6月30日,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

编辑 曹鹏飞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鹏飞/文 周红声 刘羽洁 曹鹏飞 胡蕾 赖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