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科研成果转化第一线 深技大师生打造智慧养蜂系统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4-12-30 15: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也为农业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近期,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师生与“广东养蜂人”丘志淡合作,成功打造智慧养蜂系统,诠释了科技赋农的时代意义,讲述了深技大学生以创新技术推动农业发展的时代担当。

蜜蜂新家 技大科技来帮忙

“双百行动”启动以来,深圳技术大学与汕尾市陆河县结对共建,积极发挥高校人才、科技、智力与文化优势,在产业科技赋能、规划设计、公共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

针对汕尾市陆河县集祥蜂业养殖情况,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吴思忠教授团队、广东省科学院赵红霞教授团队和江西蜂富家科技有限公司组成跨学科跨领域的校企合作队伍,共同研发了智慧养蜂系统。

据介绍,该智能化蜂箱能够实时监控蜂箱微环境,包括蜂箱温度、湿度、产蜜量等指标,让蜂箱内部环境调控变得智能化、精细化,并通过数字化平台反馈至手机终端,为养殖户优化养蜂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从而实现蜜蜂养殖、采蜜等各环节数字化管理。

将科技和养蜂业结合,智慧农业正逐步改变蜂农们对传统养蜂业的认知及工作方式,使得养蜂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汕尾市陆河县集祥蜂业负责人丘志淡表示,这套智慧养蜂系统很实用。“它集成了太阳能供电系统、自动化气象监测和蜂箱微环境监测等硬件,通过软件平台的整合,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分析。这样,蜂农们躺在家里、吹着空调、看着手机就能知道养蜂场今天的温度有多高、湿度有多大、会不会下雨,及时掌握每个蜂箱产蜜量、蜜蜂出去采蜜的次数等数据。”

实践育人 智慧养蜂新风尚

在这次本次校企合作项目中,深技大师生团队多次前往集祥蜂业养蜂场开展实地调研。在养蜂场,学生们从设备组装、安装智慧养蜂系统、系统开发测试,慎终如始,学以致用。

深技大气象研究工作室吴丹妮同学表示,这次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宝贵机会。“我们整体的方向是将气象和养蜂相结合,蜜蜂生活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这些气象要素其实与蜜蜂的繁殖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为养殖基地安装了气象站,监测蜜蜂的生活环境迹象。每5分钟会精准采集并传输湿度、温度等数据至云平台,让养蜂人可以随时随地地掌握蜂群的生活环境。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从蜂蜜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到蜜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气象条件,气象其实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青年在科技赋农中的使命与担当。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实践,为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出力。”

学校多学院联动、多举措助力集祥蜂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学校工程物理学院学生利用大数据下的互联网平台,化身“主播”进行直播带货,让陆河蜂蜜以新的方式进入大众的视线。此外,学生们还充分发挥创意,为丘志淡的养蜂基地外墙绘制了宣传画。接下来深技大创意设计学院将与丘志淡合作开展视觉包装和品牌设计、养蜂车微改造工业设计以及消费帮扶工作,推动经济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力量。

据介绍,深技大积极贯彻“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深入科研成果转化的第一线。学校与陆河县、连平县经过一年的合作共建,在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有所突破,共组建了63支师生技术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包装设计等服务,调研报告获省市奖励5项。推进“百千万工程”县域创新基地建设,推动学校部分科研成果转化。

(深圳技术大学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